【爱历史】“一将功成万骨枯”,原来古人和今人的成功是一样的

成功一直都是这个社会所呼喊的主旋律 , 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走向成功 。 可是却由于种种原因 , 使得社会上只有很小一部分人能走向成功 , 其他绝大多数人都成为了垫脚石 。 因此 , 这部分人都叫苦不迭 。
【爱历史】“一将功成万骨枯”,原来古人和今人的成功是一样的
文章图片
自从互联网兴起之后 , 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都先后在互联网上轮番叫苦 , 诉说自己这一代人的苦衷 。 早在两千年初期 , 互联网开始迅速普及的时候 , 那时网上主流的声音属于八零后的一代 , 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最苦逼的一代 。 因为他们毕业后 , 既赶上大学生毕业后不分配工作 , 又发现自己工作三十年才能在城市买一套房子 。 两千零一十年以后 , 网上主流的声音变成了九零后 , 开始轮到九零后诉苦了 , 舆论的主题是“九零后是最惨的一代人” 。 原因是他们不是大学生毕业不分配工作 , 而是直接大学生毕业后没有工作;不是工作三十年才买得起房子 , 而是工作三百年都买不起房子!
如今网上主流的声音属于零零后了 , 同样零零后也诉说着“零零后是最惨的一代人” 。 因为他们大学毕业后 , 不 , 他们大多数大学还没有毕业呢 。 虽然没有毕业 , 但他们普遍已经开始叫苦不迭了 。 因为20岁左右的年轻人永远是占据互联网主流声音的一代 , 早在九零后登上舞台以后 , 八零后开始沉沦在房贷、失业、加班、孩子等多重压力之下 。 同样零零后活跃在互联网以后 , 九零后开启了八零后那一段艰难之路 , 已经没有精力再去互联网叫苦了 。
【爱历史】“一将功成万骨枯”,原来古人和今人的成功是一样的
文章图片
前段时间有一部记录片《零零后》 , 讲述的是两个零零后的故事 。 记录片的核心宗旨是:新一代的年轻人 , 不再争着当官、赚钱 , 而是追求自己想要的未来 。 片中讲的是一所私立幼儿园 , 采用非应试教育法 , 孩子长大后大多不选择高考 , 而是选择直升“国际高中” 。 主角男同学天性好动 , 幼儿园开始打架被要求开除 , 小学时学习成绩不好 , 成为问题学生 。 然而在初中时出现了逆袭 , 他家人送他去美国读书了 。 在学校里因为天性好动 , 被橄榄球队选中 , 成为一名优秀的橄榄球运动员 。 另一名主角女同学 , 幼儿园沉浸在童话里 , 小学数学成绩差 , 按这种情况很难考上理想的大学 。 然而进入美国上初中以后 , 每门功课都拿了A , 还成为学霸 , 最终走上艺术生涯 。
看完这部纪录片后 , 内心五味杂陈 。 心想着这难道真的是零零后的选择吗?这难道不是他/她父母们的选择吗?难道这两位同学就代表了中国的零零后吗?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哪里的读得起私立“国际幼儿园”呢?看完纪录片人们想到的是 , 原来学习成绩不好还可以有别的选择 。 可是在中国 , 有哪个学生在学校里打过橄榄球?中国人不喜欢橄榄球 , 总有篮球、足球、乒乓球吧 , 又有谁在学校里打过职业的篮球、足球比赛呢?在中国除了学习成绩这条晋升之路以外还有其他的道路可选吗?
【爱历史】“一将功成万骨枯”,原来古人和今人的成功是一样的
文章图片
那么 , 就学习成绩这条人生晋升的道路而言 , 普通家庭的孩子 , 中考有一半左右考不上高中 , 进入中职、技校 , 或者直接进入工厂当工人 。 另一半的人进入高中 , 高考时又有一半的人考不上好大学 , 能进入985名校的只有那么很小一部分人 。 也就是最后步入社会90%以上的人都只能是工薪阶层 , 即使省吃俭用工作三十年在北京连个厕所都买不起 。 这才是真实的年轻人的苦衷!
明白了年轻人的苦衷 , 才发现 , 原来古人讲“一将功成万骨枯”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道理 。 自古帝王将相就没有人不是踩着千万个尸骨上位的 , 今天的任何成功人也无一不是踩着亿万个平民百姓起来的 。
可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人又是谁呢?社会本质的运行规则又是怎样的呢?改革开放之初 , 中国的国家资本是由亿万个平民百姓的劳动成果累积而来的 , 国企正是由国家资本成立的 。 可是国企私有化凭什么就把亿万个平民百姓的劳动成功私有给那一部分人呢?为什么不是分给所有的中国人民呢?
人类是需要不断消耗自然资源的动物 , 人类的进步本质就是自然资源消耗更加暴烈的过程 。 地球的自然资源是很有限的 , 因此地球上的人类不可能人人都成功 , 人人都富裕 。 因为这一层原因导致谁占有更多的自然资源谁就更加的富裕 , 更加有话语权 , 更加有能力主导这个世界 。 那么作为最低层的贫民 , 永远只能被主导 , 永远只能被限制和被剥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