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历史上的“牛李党争”,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 )


【爱历史】历史上的“牛李党争”,究竟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唐武宗继位后 , 李德裕得以由地方入相 。 其在入相之后 , 最先做的便是贬黜“牛党”官员 , 如牛僧孺、李宗闵等 , 近乎全部遭到远贬 。 因此 , 唐武宗在位时期 , 实际上为“李党”的全盛时期 , 而李德裕因此也能够施展自身才华 , 促成会昌一朝的中兴 。 但到了唐宣宗继位之后 , 李德裕旋即被贬 , 牛僧孺被调回朝廷 。 但就在唐宣宗大中初年 , 李德裕、牛僧孺以及李宗闵数年间全部亡故 , 至此“牛李党争”的主要人物近皆离世 , “牛李党争”于是也不再见于史册 。
03江河日下
现今看“牛李党争”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李党”一方 , 而通盘反对“牛党”但在实际的历史之中 , “李党”的李德裕以及“牛党”的牛僧孺 , 皆为当时的治世能臣 。 史载牛僧孺“识量弘度 , 心居事外 , 不以细故介怀”而史书对李德裕治理唐朝的评价则是“罔有虚发 , 实奇才也 。 ”可见 , 对于“牛李党争”的双方 , 我们很难凭借个人好恶对其进行评价 。 但我们能够确认的是 , 在“牛李党争”持续近四十年的背后 , 则是唐朝的进一步衰败 。
【爱历史】历史上的“牛李党争”,究竟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这是因为 , 在“牛李党争”的背后 , 唐代的藩镇问题、宦官专权等问题 , 并未得到有效地解决 。 尤其是因为双方政见的不同 , 使得唐朝在当时很难有持续的国策 。 并且 , 因为“牛李党争”近乎波及了当时近乎所有的朝臣 , 所以使得许多人才无法得到重用或者是遭到贬谪 , 以至于 , 仅为校书郎的李商隐也因此屡遭排斥 , 最终困顿一生 。 而这场党争在唐宣宗时期虽然结束 , 但那时的唐朝却也呈现出了江河日下的景象 。
参考资料: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四·李德裕》、《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七十六·李宗闵》、《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二·牛僧孺》、《剑桥中国隋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