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福建罕见的科举之村!就藏在龙岩上杭,至今还保留有科考高中捷报

福建龙岩上杭县豪康村是薛氏伯启一始祖的古村落 。 村民国《上杭县志·氏族志》载:“薛氏 , 县南豪康乡 , 户口数百 , 文学最盛 。 清代 , 捷官、钟英、企徽、焕章、耕春等先后举于乡 。 岁科试获隽者 , 为邑中最 。 ”
【历史故事】福建罕见的科举之村!就藏在龙岩上杭,至今还保留有科考高中捷报
文章图片
明清时期 , 功名之最
南宋绍定三年(1230)秋 , 薛氏一世祖伯啓公携妻带子迁徙至此定居 , 已近八百年 。 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中 , 耕读文化始终是豪康村的“核心”文化 。 先祖崇文重教 , 历代人才辈出 。
清朝293年 , 上杭有文举人166位 , 而豪康就有文举人7位 。 据族谱不完全统计 , 豪康村在明清时期本土通过科考的就有进士2人 , 文举7人 , 武举1人 , 贡生13人 , 取得文、武庠生(秀才)284人 , 国学生约400人 。 此处人文底蕴深厚 , 成为钟灵毓秀之地 。
【历史故事】福建罕见的科举之村!就藏在龙岩上杭,至今还保留有科考高中捷报
文章图片
图:豪康村百年双榕树
从古至今 , 金榜题名都是每位考生的梦想 , 正如“十年寒窗无人问 , 一举成名天下知”之语 , 对学子来说 , 考试结果的揭晓是人生的重要时刻 , 而在古代科举考试后除公布告示外 , 还需专门传送一份“捷报” 。 科举考试从童试、岁试、科试 , 到乡试、会试、殿试 。 每个等级的考试 , 只要参考者成绩合格被录取了 , 县州府派遣专人拿着纸质捷报去报喜 。 这就是捷报 。 所以 , 捷报也可以解释为古人的“高考”录取通知书 。 原来 , 豪康村各祠堂及自家厅堂中都有张贴家人科举高中的捷报 , 以示光宗耀祖 。
【历史故事】福建罕见的科举之村!就藏在龙岩上杭,至今还保留有科考高中捷报
文章图片
图:原述德堂墙贴清代高中捷报
【历史故事】福建罕见的科举之村!就藏在龙岩上杭,至今还保留有科考高中捷报】古人参加科考可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 事关整个家族甚至整个村庄 。 据说参加完科举应试后 , 考生们都会在家中煎熬苦苦等待着捷报的到来 。 捷报由地方政府安排专人直接送达学子家中 , 报喜人一般不少于三人 , 骑着高头大马 , 高举彩旗、旌幌 , 带上唢呐班子 , 一路上鸣炮奏乐 , 吹吹打打 , 场面十分热闹 。 收报者接报时 , 均需备些银两 , 表示致谢 , 即使无银两回赠 , 最起码应备些酒菜 , 让送报者饮用一顿 。
【历史故事】福建罕见的科举之村!就藏在龙岩上杭,至今还保留有科考高中捷报
文章图片
图:原旧南蛇渡大桥
相传乾隆年间 , 下都进士蓝桂幼时随父牧牛江上 , 见南蛇渡口灯笼旗帜 , 锣鼓喧天 , 问其父为何事?其父告之道:“系豪康人于省城考试(乡试)得中 , 归来拜龙文馆 , 故如此热闹” 。 蓝桂闻之 , 励志将来要跟他一样 , 从此发愤攻读 , 并拜薛让溪(拔贡)门下授课 , 而后考中进士为官 , 一生为官清廉 。
捷报不仅是一份通知书 , 更是一份荣耀 。 古人收到捷报之后 , 一般将其张贴在厅堂、祠堂或学塾中最显眼的位置 。 一来可以光宗耀祖 , 二来可以增强读书人家气氛 , 如同现在的奖状一般 。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古人非常重视科举考试 。 科举几乎成了当时读书人的唯一出路 。
【历史故事】福建罕见的科举之村!就藏在龙岩上杭,至今还保留有科考高中捷报
文章图片
作者:薛藩宏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 ,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联系后台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