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七绝·改诗赠父亲》,毛主席是改了谁的诗?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毛泽东〔近现代〕
孩儿立志出乡关 , 学不成名誓不还 。
埋骨何须桑梓地 , 人生无处不青山 。
这首七绝 , 是毛主席17岁时所写 。 1910年秋天 , 毛泽东辞别父亲 , 离开家乡韶山 , 外出求学 。 从此 , 年轻的毛泽东踏上了为理想奋斗的路程 。
【爱历史】《七绝·改诗赠父亲》,毛主席是改了谁的诗?
文章图片
促使年轻的毛泽东走出韶山的主要原因 , 是因为这一年春天的饥荒 。 颗粒无收的长沙百姓非但得不到清政府的赈灾 , 还被朝廷派兵镇压 。 因为天灾 , 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 。 饥饿的百姓来到长沙巡抚衙门 , 要求官府赈灾 ,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赔款割地 , 对内却威风凛凛 , 根本不体谅老百姓的疾苦 。
这时候的毛泽东 , 已经不仅仅是同情百姓的遭遇 , 而是想要改变现状 , 寻求办法 , 解救他们 。 毛泽东离开家乡前 , 他把自己写的这首诗 , 放在父亲每日必看的账簿里 , 告慰父亲的思念之情 。
1911年春天 , 18岁的毛泽东考入湘乡驻省中学 , 革命的思想在心里扎根 。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 他深深地记在心里 。 孩儿立志出乡关 , 学不成名誓不还 。 这两句诗 , 开门见山写出少年毛泽东立志求学 , 学有所成的决心 。 他要离开从小生长的韶山 , 不管今后遇到多少困难 , 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 , 学无所成 , 绝不回来 。 一首小诗 , 立下一生的誓言和追求 , 足见少年毛泽东志向远大、意志坚定 。
【爱历史】《七绝·改诗赠父亲》,毛主席是改了谁的诗?
文章图片
埋骨何须桑梓地 , 人生无处不青山 。 这两句诗借鉴了西乡隆盛的灵感 , 但是比原诗更豪放、更有震撼力 。 死后何必非要回到故里?以一句疑问 , 引出最后的答案:人生无处不青山 。 天下为家的豪迈之情 , 跃然纸上 。
这首七绝 , 用朴素的语言写出远大的志向 , 意境深远 , 引经据典自然贴切、完美融合 。 自幼饱读诗书的毛泽东 , 一定被那些充满爱国豪情的诗词感染 。 苏轼说 , 誓将马革裹尸还 , 肯学班超苦儿女 。 辛弃疾说 , 马革裹尸当自誓 。 曾国藩说 , 马革裹尸男子志 , 鸾刀祭膟圣明恩 。 所有这些诗句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 日后漫长的革命道路 , 苦中作乐 , 写下无数诗词 , 鼓舞后人 。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 , 诗僧月性决心东游 , 在离开家乡前 , 他写了两首诗 。 其中一首 , 深受西乡隆盛喜欢 。
【爱历史】《七绝·改诗赠父亲》,毛主席是改了谁的诗?
文章图片
男儿立志出乡关 , 学若无成不复还 。 埋骨何须坟墓地 , 人生到处有青山 。
充满爱国之情的西乡隆盛 , 深有同感 , 改了诗中几个地方 , 表达自己的志向 。 男儿立志出乡关 , 学不成名死不还 。 埋骨何须桑梓地 , 人生无处不青山 。
少年毛泽东略微改动 , 把男儿改成孩儿 , 因为是写给父亲的留言 , 一是出于尊重长辈 , 二是写出少年的心声 。 年纪虽小 , 志向却大 。 死不还改成誓不还 , 突出了自己立志成功的决心 。
昔日贾岛以僧推月下门 , 僧敲月下门审视良久 , 改一字而成千古名篇 。 宋代诗人林逋将南唐诗人江为的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 , 桂香浮动月黄昏 。 修改两字 , 成为:疏影横斜水清浅 , 暗香浮动月黄昏 。
【爱历史】《七绝·改诗赠父亲》,毛主席是改了谁的诗?
文章图片
残句中既有竹影 , 又有桂香 , 写得太满 , 反而失了韵味 。 虽有意境 , 但缺少让人为之心动的感觉 。 林逋 , 修改了其中两个字 , 生动、形象地写出梅花的气质和神韵 , 让原本黯淡无光的两句诗惊艳世界 , 成为千古绝唱 。
【爱历史】《七绝·改诗赠父亲》,毛主席是改了谁的诗?】17岁的毛泽东 , 改动两字 , 形象地写出少年的志向和决心 , 语言活泼生动 , 却又铿锵有力 , 不落俗套 。 这首绝句 , 读来让人耳目一新 , 为之动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