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之下挖矿生意难,比特币矿工正“出海谋生”?


监管之下挖矿生意难,比特币矿工正“出海谋生”?
本文插图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 ,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 。
小编:记得关注哦
来源:核财经观察
原标题 | 比特币矿工“出海谋生”
文︱乔安娜
自从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会议要求“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后 , 着实让矿工慌了手脚 , 不知该何去何从 。
新华社评论称 , 打击虚拟货币挖矿 , 不仅需要地方政府主动发文叫停挖矿行为 , 切断增量;还需要推出包括电价、土地、税收、环保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 推动存量企业有序退出 。
根据剑桥大学替代金融研究中心的数据 , 截至2021年5月17日 , 全球比特币“挖矿”的年耗电量大约是134. 89太瓦时(1太瓦时为10亿度电) 。 如果把比特币挖矿视作一个“国家” , 它在全球国家耗电量排名中居27位 , 已超过瑞典的耗电量 。
由此来看 , 比特币挖矿成“吞电巨兽” , 这对电力系统似乎是一个负担 。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称 , 我国的比特币“矿场”算力约占全球的七成左右 , 大多分布在新疆、内蒙古以及四川的火电、水电资源丰富且电价优惠的地区 , 已成全球比特币挖矿的集中地 。
而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会议作为重要的监管信号 , 十多天来 , 矿圈的神经一直是紧绷着的 。 一方面多家矿企纷纷剥离国内相关业务并传出出海计划 , 另一方面寄希望于监管不要“一刀切” , 让整个行业“平稳着陆” 。
比特币挖矿生意难
近几年来 , 比特币挖矿的电力需求激增 , 造成局部地区电能紧俏 。 而“矿主”为了节省电费支出 , 像“候鸟”一样迁徙追逐廉价的电力资源 , 在矿圈自成一景 。
实际上 , 这是由PoW机制所决定的 。 正因为如此 , 从始至终比特币挖矿都处在“囚徒困境”当中 。
具体来说 , 按照比特币的算法 , 其系统会自动调节难度 , 使得出块速度稳定在10分钟左右 , 由全世界所有的矿工共同竞争记账 , 而新出块的比特币奖励会发放给成功记账的节点 。
为了公平 , 矿池模式则将成功记账之后的比特币奖励按照接入矿池的矿机算力占比进行分配 。 于是 , 接入矿池的矿机算力越高 , 获得的比特币奖励就会越多 。 久而久之 , 就形成了投入挖矿的算力越大 , 获得比特币奖励越多 。 这便产生了“囚徒困境” , 使得全网算力越来越高 , 耗电量不断增长 , 也成为被外界诟病的所在 。
我国比特币矿场大多分布在火电资源充足的新疆、内蒙古以及水电资源充足的四川等地 。 2017年以来 , 比特币矿工可谓命运多舛 , 频频遭到电力供应、监管政策以及加密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影响 , 收益一波三折 , 矿工亦几经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