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设计


近日在上海坐地铁的经历 , 令我对哥布林体系的“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哥布林是我对地铁和铁路的统称 , 尽管二者名义归属不同 , 但反人类的天性是共通的) 。 由于进站刷卡时闸机弹出了一个Windows XP错误提示窗 , 我犹豫了不知道是三秒还是三分钟 , 总之往里走的时候三叉戟“噔”把我卡在那儿 。 回头一看 , 保安正在嚷嚷:你干嘛不快点过去?
他让我去服务中心“刷一下” , 而服务中心在对面出口附近 , 要步行大约100多米 。
记得香港西铁的客务中心大体是一个圆形透明的空间 , 在进出口两边都有窗口 。 即使只有一个职员在岗 , 他也可以转到出站方向去处理出站乘客的需求 , 转回来处理进站乘客的需求 , 做到忙而不乱 。
什么是设计
人们提到设计 , 往往想到的是建筑结构、商铺装修、产品包装等视觉信号 。 比如盲道也是一种视觉设计 , 因为它很明显是设计给“明眼人”的:看 , 我们多人性 , 还为不方便的人士设计了盲道 。 但对视障者来说 , 这些盲道往往将人引向危险(比如拔地而起的固定钢索) 。
所有迎合感官的设计都不同程度地具备商业价值 , 因此它占据着我们周围的每寸空间 。 然而那些看不见的部分呢?一些公共服务并不会因为改善体验而赚取更多收益 , 这些资产的管理者改进的动力又从哪里来呢?除了静态的设计 , 还有那些我们习以为常 , 但其实根本不合理的体验或操作流程呢?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讲设计的文章 , 大约是一个设计班把课程时间用来体验公交地铁等公共设施的体验 , 让大家去感受设计给人带来的真实影响 。 那么在中国 , 哥布林们的设计理念又是怎么出炉的 , 有哪一项设计是为了方便乘客而非“管理”、“控制”呢?比如乘坐动车已经不需要使用纸质车票了 , 但报销凭据还是要去排队打印(电子发票?想多了) 。 这张纸卡的形式和基本内容跟原来的车票并无区别 , 只是不能再用于检票进站而已 。 那么这个设计到底是为了方便乘客 , 还是为了给乘客添堵呢?
传统就是对的吗?
我常常在企业微信上开会 , 但总是搞不清楚“静音”的开关状态 。 在最近一次同事提醒我关掉麦克风后 , 我忐忑地给移动互联网之神张小龙发了条微信 , 抱怨企业微信开会时无论是否已经静音 , 提示语都是“静音”二字 , 让人搞不清楚“状况” 。
看不见的设计
本文插图
看不见的设计
本文插图
为了回答我的问题 , 龙哥发给我一张致电114的截屏 。 原来 , 企业微信的静音提示借鉴了传统电话界面 。 我说 , 默认的系统界面不一定是最佳体验 , 因为对传统电话来说 , 一对一是更普遍的场景 , 需要用到静音的情况应该是相当少见;而在我们的语言中 , “静音”既可以是一种状态 , 也可以是(未静音状态下的)一个可选动作 。 两种情况的icon都是在电话上面打一个斜杠 , 这就不好识别 。 龙哥回复说“你提的还是值得思考的” 。 我没有再就此骚扰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