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果妈妈|家长首先要审视自身的问题,宝宝爱动手打人?并不是孩子的错
小明是小区里出了名的小霸王 , 小家伙虽然才三岁 , 但是却练就了“一身本领” 。 “小明 , 让弟弟跟你一起玩好不好 。 ”弟弟刚一过来想要拿小明手里的球 , 小明就开始抓他 , 吓得弟弟赶紧往后躲 , 妈妈也急忙呵斥小明让他住手 。 “这孩子也太没礼貌了 , 看见弟弟就打 , 你们怎么教育的!”弟弟的妈妈看到自己家孩子受委屈 , 忍不住的怒吼道 。 “真对不住 , 您看是我没教育好孩子 , 等回去以后我肯定好好教训他!”小明妈妈只好难为情地赔不是 。
文章图片
这场闹剧过后 , 以后小区里的孩子见到小明都绕着走 , 家长都会告诫自己的孩子“别和他玩 , 他是一个爱打人的孩子 。 ”小明的妈妈也很苦恼 , 对孩子试用了各种方法 , 但效果很不理想 。
相信家长也都会面临这样的窘境 。 孩子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的冲突都是无意识的 , 如果孩子喜欢打人的话 , 那多半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
一、3岁宝宝爱打人?多半是父母的教育模式出现问题
1·家长给孩子提供了直接的模仿对象
“厨房里的刀是不能碰的 , 给你说了多少遍了你还记不住!”说完一个巴掌就打到了孩子的身上 。 作为家长 , 当孩子犯错不懂事的时候 , 你有没有通过打来让孩子记住教训呢?宝宝变得爱打人 , 多半都是受家长的影响 。 再脾气好的父母 , 面对孩子经常性地犯错误 , 也会展现出暴躁的一面 。 打会让孩子在脑海中产生深刻的印象 , 等到自己遇到事情时 , 孩子很自然地就会运用这种方式解决 。
文章图片
【莓果妈妈|家长首先要审视自身的问题,宝宝爱动手打人?并不是孩子的错】2·“是凳子不好 , 打凳子”
当孩子因为不小心被凳子绊倒而摔了一跤的时候 , 他们会疼得哇哇大哭 。 而一些老人最原始的做法就是跟孩子说“是凳子不好 , 它绊倒了你 , 打凳子你就不疼了” 。 通过这样的方法 , 让孩子能够有一个发泄的出口 , 从而能够很快地止住哭声 。 但是家长有没有想过 , 出现问题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让孩子“打回来” 。 同理推论 , 这种错误的方法会让孩子在跟伙伴交往的时候 , 遇到什么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要打回来” 。
3·“爸爸坏 , 打爸爸”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妈妈会跟孩子说这样的话“是爸爸偷吃了你的零食 , 你去打爸爸 。 ”妈妈以为这样只不过是跟孩子在开玩笑 , 而且孩子还这么小 , 就算真打了爸爸也不疼 。 但就是妈妈的这种侥幸心理 , 让孩子认为“打”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 这就为以后孩子会出现的暴力埋下了种子 。
意大利的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 , 孩子到了三岁左右都会进入到一个打人敏感期 , 出现两种典型的攻击性行为 , 这是因为出现了自我意识和语言能力表达还不够完善 。 孩子出现了这种行为 , 家长应该好好引导 。
文章图片
二、除了家长错误的教育模式 , 孩子有可能进入“打人敏感期”
1·工具性攻击
孩子的“打人”并没有恶意 , 有时候这也是他们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 但这也是一种带有攻击性的行为 。 孩子和伙伴在玩耍 , 伙伴突然抢了孩子手里的球 , 孩子看到自己的球被别人抢去 , 本能反应就是想要去攻击伙伴抢回自己的玩具 。 这种情况是事出有因 , 孩子属于带有工具性的攻击行为 。
2·敌意攻击
如果两个孩子是刚见面彼此都不熟悉 , 也没有争抢玩具 , 但是孩子还是打了他 , 这就是孩子故意的 , 属于敌意攻击 。 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时候 , 家长就要高度注意了 。 打人这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 如果孩子平白无故的就这样做 , 那家长应该多多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 , 正面的去引导孩子 , 同时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
- 名校家长课堂|关系孩子未来一生,优秀父母谨记:一定要让孩子养成5个习惯
- 哑铃妈妈|家长别阻止、要引导,娃将来会越来越优秀,男孩身上这种“缺点”
- 硬核妈妈|这是真的吗?看完文章大家就知晓了,越早被逗笑的宝宝“越聪明”
- 名校家长课堂|越早知道越好,你真的懂孩子吗?看看你是否做好了4件事
- 苗妈妈日记|贴心呵护妈妈,乘客:高级的炫富,地铁上男孩的“懂事手”被称赞
- 豆丁妈妈育儿记|新手妈妈赶紧对照检查,宝宝一吃奶就哭是咋回事?4个原因
- 名校家长课堂|孩子想不优秀都难,真的管用,父母掌握4个教育理念
- Nini奶爸育儿记|乖宝宝原来是这样诞生的,做妈妈的不要“太勤快”
- 暖妈育儿经|家长要学会说这3句话,孩子才会有出息,李玫瑾:如果孩子总顶嘴
- 两口育儿|面对孩子,家长怎么做才能教育好孩子?,夸奖和鼓励、嘲讽和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