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考察长城现状
梳理长城文化
挖掘长城艺术
保护长城遗产
跟随我们的脚步
感受不一样的长城之旅
张明弘-寻根·长城
古浪·黑松驿
丝路文明藏陇地,昌松风物醉河西
驿道边堡经日月,将军石匾证历史
抚尺堂前传捷报,扬鞭马上烽烟息
一脉人文继汉唐,千年驿史融桑梓
---张明弘
黑松驿段长城
长城从尚家台方向沿着山势一路来到黑松驿,从黑松驿继续往乌鞘岭方向而去。黑松驿这段长城整体看来较为清楚,尚能看到长城蜿蜒痕迹,现高约4米,但是墙体上长满了荒草,遮掩了长城痕迹。墩台也在时间的风吹日晒之下坍塌成一个大馒头形状,但从其20多米宽的夯土底可以推断这应该是一座超乎我们想象的巨大的墩台。边墙和墩台上野蛮生长的荒草,其旺盛的生命力却也分走了长城的生机,倍感荒芜寥落。
文章插图
与广阔的历史产生勾连
黑松驿在古浪县城东南方,距县城15公里,东对凤凰山,西邻古龙山,中间为一长5公里,宽3公里的狭长平川,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五凉志》说此处“隘口之险稍逊安远”。《秦边纪略》:“黑松堡,南山西北边也,山河两腋,狭隘不堪,而夹路之侧,杂以黑番。”这里的军事地位十分重要。黑松驿是河西走廊东端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往来驿站。
【 驿站|寻根·长城|古浪-驿道边堡经日月 将军石匾证历史】
文章插图
黑松驿古驿站复原模型
文章插图
黑松驿 航拍
明代的驿站主要承担着传递公文、接待官吏的职能,在边塞要地,还具有军事防御、移民屯田、卫护家园的功能。为加强边防建设,明正德年间,在庄浪卫至凉州卫之间设立了武胜驿、岔口驿、镇羌驿、打班堡、黑松驿、古浪驿、双塔驿、靖边驿、大河驿、凉州卫共10个驿站,各驿站相距约在30里以内。黑松驿地处峡谷两侧,地势险要,丛林密布,易守难攻,是庄浪至凉州这段丝路的蜂腰地带,由是在此设立驿站。
黑松驿 航拍
黑松驿原为汉、唐驿站。《甘肃省志》记有:黑松驿“即旧苍松卫兵燹。”清乾隆十四年《古浪县志·营堡》载:“黑松堡,筑建年份无考。周围计三百二十二丈,高三丈,厚两丈,开南、北门各一。”《重修古浪县志》载:“黑松堡在古苍松卫兵燹基建。”据此文献记载,黑松堡的具体筑建年份无可考,明代以古苍松城为基修筑了黑松驿古城。
文章插图
黑松驿古城西墙遗迹
黑松驿古城毁于1927年的大地震,地震摇掉了古城,城内建筑毁为平地,只剩下一些城墙残迹。而剩下的这部分城墙经历了上世纪50、60、70年代的国家建设时期,城墙土被村民挖去垫圈,被当作肥料上地,被取走用做建筑材料,只在西墙还剩有30多米墙体遗迹。
文章插图
热心的李文斌大叔
幸而如今,黑松驿村民提升了文物保护意识,为仅剩的这段墙体搭建了保护用的亭子,政府将此处立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带我们过来的村民李文斌大叔说,这个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如果没有这点保护,古城的墙体可能很快就消失了,以后的人可能就不知道这里是古城了,这是我们村的历史。大叔的话说的简单实在,但却让人感动欣慰。
文章插图
被保护起来的古城墙残迹
墙体是黑松驿村的村史物证,是古城的历史见证,是不能复制的,一旦消失,就真的消失了,复制品无法复制时间,复制的从来都是形式,不是历史。
文章插图
百福图 写字画画不在话下的顾鸿庆老师 76岁
为了解黑松驿古城的规制,李文斌大叔带我们到了村子里顾鸿庆老人家里,顾大叔76岁,是一名退休的老师,平日里喜欢写字画画,研究黑松驿的历史,在《古浪文苑》等期刊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对古城的历史和过往十分清楚。
- 冬奥|手绘长卷|长城群英绘--北京2022年冬奥会冠军“全家福”
- 相约冬奥长城情 巨幅长城油画作品《万里长城 中国精神》展出
-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数字再现”等工程探长城文物和文化保护新路径
- 胡马度阴山|长城怀古诗词12首:龙卧山巅不见终,皑皑白雪覆林丛
- 总统|【外国领导人登长城】乌拉圭总统:桑吉内蒂“速写”中国长城
- 中国文化|再制“长城龙”展示中国文化
- 玛蒂娜|外国记者闭环游长城 感受中华文化
- 北京冬奥会|外国记者闭环游长城 感受中华文化
- 元宵|小小“驿站”传递浓浓“元宵味”
- 元宵|猜灯谜、吃元宵、观冬奥……暖心驿站里庆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