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环保企业混改背后的逻辑:从零散市场转向区域化、流域性环境综合治理


经济观察报|环保企业混改背后的逻辑:从零散市场转向区域化、流域性环境综合治理
文章图片
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董瑞强不到两年时间 , 大量的民营环保企业进行了“混改” 。
据经济观察报不完全统计 , 从2018年至今 , 已有21家民营环保企业引入国有资本 。
另据环境商会统计 , 2018年至2019年末 , 头部受困民企大面积采取股权纾困 , 有16家环保上市民企发生实质性股权转让行为 , 其中15家受让方为国资 , 10家实控人变更 , 涉及交易金额约180亿 。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6月5日对采访人员表示:“近年大约有20~30家环保企业被混改 , 原因各异 , 有的企业原本有退出的意愿 , 于是就卖给了国企和央企 , 有的企业是因为金融紧缩 , 感受到了资金方面的压力 , 只能混改 。
【经济观察报|环保企业混改背后的逻辑:从零散市场转向区域化、流域性环境综合治理】在一位亲历“混改”的民营环保上市公司负责人看来 , 新的产业格局已逐渐清晰:央企、国企通过投资、资源整合主导一些重大项目;民企参与其中 , 更多聚焦的是细分领域和硬核技术 。
这位负责人认为 , 环境产业还将涌现更多混合所有制企业 。 不过 , 随着国资入局的深化加强 , 也对环保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
5月27日 ,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专访时作出如下研判:这两年 , 整个环保市场格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 未来混改肯定会持续推进 , 并会进一步加深 。 原因可从两个角度来阐述 , 一是发挥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优势 , 比如发挥央企国企的资源整合及资金优势 , 与民企市场开拓及技术研发优势 , 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二是受大的政策环境影响 , 结合国家相关重大战略 , 催生一批混改案例 。
但其背后暗含的更大逻辑在于 , 中国的环境治理已从最初的关注末端比较零散的市场 , 逐步向区域化、流域性、集中式的环境综合治理转变;从此前主要关注末端治理 , 转向源头减量、过程综合控制及末端治理 。
马辉分析 , 在新的格局里 , 央企、国企一定要有扎根生态环境的长远战略考虑;民企及混合所有制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得住脚 , 前提是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 , 包括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服务能力 。
混改
据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梳理 , 2017年底以来 , 受宏观政策影响 , 环境产业整体融资状况恶化 。 资金问题导致不少民企陷入经营困境 , 产业危机至今仍未完全解除 。 同时国资大举进入 , 也在为产业注入资本、资源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新能量 。
郑利华(化名)供职于一家民营环保企业 , 这家企业在近两年也进行了混改 。 “混改之时 , 和央企谈判 , 其中的核心之一就是项目是否赚钱;民营企业给地方政府做的项目 , 钱能够要回来 。 ”郑利华告诉采访人员 , 当时谈判桌上 , 老板对于央企是有信心的 , 认为央企有能力把欠款要回来 。
郑利华所在的环保企业在某省的应收账款超过50亿元 。 2017年 , 另一家环保企业的高管牵头 , 一家央企准备进入郑利华所在的环保企业 。
郑利华告诉采访人员 , 央企进来后 , 首先的变化是有资金进来 , 其次项目欠款也有要回来的可能 , 此外融资成本也可有所降低 。
他以当地的一家央企为例 , 其融资利率为4% , 即使如此 , 还是有当地金融机构“追着”放款 , 而他所在的企业在央企进入之前综合利率为11% 。
在前两年 , 该环保企业遇到资金困难的时候 , 当地纾困资金进入 , 地方国资投进数十亿 。 后来生产经营未见好转 , 当地国资要求老板出局 。
郑利华告诉采访人员 , 引进了央企 , 原来的老板放弃了很多 。 比如 , 央企拿走了董事长的位置 , 当地国企要走了财务总经理的位置 , 人力负责人位置也给了央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