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尴尬的哈萨克斯坦“去俄语化”:折腾了一圈,竟然还是离不开它( 二 )


他的语言巡逻队被哈萨克斯坦官方称为“洞穴里的民族主义” 。 同时 , 哈政府准备以煽动仇恨罪 , 对他进行起诉 。
如果起诉成功 , 根据法律 , 他将面临长达七年的监禁 。 结果 , 艾哈迈托夫赶紧选择了跑路 , 躲到了格鲁吉亚 。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 , 在格鲁吉亚 , 因为没人懂哈萨克语 , 艾哈迈托夫还是要说俄语的 。
【历史故事】尴尬的哈萨克斯坦“去俄语化”:折腾了一圈,竟然还是离不开它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虽然哈萨克斯坦一直跟俄罗斯走得很近 , 但关起门来 , 也曾搞过一段比较激进的去俄化运动 , 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去俄语” 。
直到近几年 , 发现效果的确非常“一言难尽” , 特别是接连“险些”被颜色革命后 , 在语言问题上 , 哈萨克斯坦这才开始愈发冷静 。
早在上世纪90年代 , 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初 , 就马上立法规定 , 掌握哈萨克语是每一个哈萨克斯坦公民的义务 , 于此同时 , 政府文件都要以哈萨克语为主 , 同时强调各种正式场合必须要使用“国家语言” 。
【历史故事】尴尬的哈萨克斯坦“去俄语化”:折腾了一圈,竟然还是离不开它
文章图片
然而 , 政令下达以后 , 在实际推广中 , 却遇到了重重困难 。
首先 , 受到长期的“俄罗斯化”影响 , 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人 , 大多都不懂自己的“母语” 。
哈萨克斯坦 , 按照1989年的数据 , 此时有超过30%的哈萨克族人对自己的母语一无所知 。 在城市地区 , 能够流利运用哈萨克语的人不到总数的1% , 大部分哈萨克族中层及以上的领导干部 , 都不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 。
【历史故事】尴尬的哈萨克斯坦“去俄语化”:折腾了一圈,竟然还是离不开它
文章图片
而且 , 跟前面举例的白俄罗斯语类似 , 因为哈萨克语长期被边缘化 , 使用面很窄 , 导致很多近现代的东西无法进行表达 , 突然直接拿出来用 , 确实显得非常力不从心 。
比如 , 按照要求 , 大学生们的毕业论文要用哈萨克语写 。 但他们包括自己的导师 , 却都不清楚那些概念和理论如何用哈萨克语来表述 。 所以都是先俄语的写完 , 再往哈萨克语上硬翻译!伤神又费力 。
更麻烦的是 , 经过长期的“斯拉夫化” , 那种回鹘文的传统字母在哈萨克斯坦已经完全失传 , 现代哈萨克语的书面拼写 , 是苏联时代用斯拉夫西里尔字母造的一种“俄式”哈萨克文(当年的中亚五个“斯坦” , 均为这样的情况) 。
【历史故事】尴尬的哈萨克斯坦“去俄语化”:折腾了一圈,竟然还是离不开它
文章图片
斯拉夫字母来拼写自己的民族语言 , 这让人很难接受 。
于是 , 从本世纪初开始 , 由前苏联培养出来的高层干部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主导 , 哈萨克斯坦又开始推行新的拉丁化字母系统——效仿凯末尔革命时的土耳其 , 用拉丁文重新拼写哈萨克文 , 以彻底划清跟俄语的界限 。
即便 , 拉丁字母 , 那也属于舶来品 , 不是他们本民族的 。
【历史故事】尴尬的哈萨克斯坦“去俄语化”:折腾了一圈,竟然还是离不开它
文章图片
结果 , 这么一搞 , 哈萨克斯坦全国马上乱了套 。
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 , 哈萨克语中含有大量的俄语词汇 , 也受到了俄文语法的影响 。
这种情形下 , 把文字强行改成拉丁字母后 , 很多俄语相关词汇就无法直接转为新的哈萨克文 , 只能加上大量的撇号 , 用作解释 。
【历史故事】尴尬的哈萨克斯坦“去俄语化”:折腾了一圈,竟然还是离不开它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尴尬的哈萨克斯坦“去俄语化”:折腾了一圈,竟然还是离不开它】比如 ,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俄语为:РеспубликаКазахстан;西里尔拼写的萨克语是:?аза?станРеспубликасы;而在新的拉丁文方案当中则变成了——QazaqstanRespy’bli’kas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