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及其背后的故事( 二 )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虽然背景各异,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对于蓬勃兴亡的“寺院经济”进行打劫。
佛教与道教、儒家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虽然打着清心寡欲的旗号,实为社会财富的“吞金兽”。寺院僧尼以布施为名,占据了大量的财富、土地,同时还不向官府纳税:“寸绢不输官库,斗米不进公仓”(《广弘明集·卷二十四·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唐·道宣),以至于“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其七八”(《旧唐书·卷一百一·列传第五十一》)。
因为寺院僧尼享有不纳税、不服役的优待,导致官府损失了大量的兵源、劳力和税源。据有关史料统计,北魏时全国有僧尼200万、北齐和北周有500万、唐武宗时也有30万,成为当时除勋贵王公以外最大的特权阶级。
此外,佛讲平等,实则等级森严,尤其是对依附于寺院的底层民众的剥削压榨更甚于俗世,尤其是寺院放高利贷最为臭名昭著。僧寺对于民众的残酷压榨,经常引起强烈的反抗,造成社会的动荡:
“往在北代,有法秀之谋;近日冀州,遭大乘之变。皆初假神教,以惑众心,终设奸诳,用逞私悖。太和之制,因法秀而杜远;景明之禁,虑大乘之将乱。”(《魏书·卷一百一十四·志第二十》)
而“三武一宗灭佛”都是发生在乱世。乱世的特点就是有兵就是草头王,而要想有兵就得有钱,而统治者在这个时候偏偏普遍缺钱,所以抢劫的欲望都比较旺盛。
黎叔说抢劫没有技术含量,其实不然,尤其在乱世,如果乱抢一气不是事倍功半就是纯属找死。而要有技术含量的抢劫,首先要明确好对象。
乱世中的百姓没什么抢劫的价值,勋贵豪族必须要拉拢(和平时期倒是抢劫的首选),而跟那些并立的政权争夺的是天下,而要争夺天下首先得有钱……
那么谁既有抢劫的价值又比较好抢?主业是念经同时又肥得流油的寺院僧尼当然是首选。
因此,各种灭佛的手段也大同小异——毁佛、禁佛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没收寺院财产(比如柴荣融佛像铸钱)、土地,这抢的是浮财;同时强迫僧尼还俗,使其编户纳税、服役,这更是长期的财源。
反正“三武一宗”都没白忙活,都是收获满满。
在我们的印象中,鲜卑人对于汉文明的接受度是最高的,融合性也是最主动,甚至直接把自己“融”没了……这个认识大体是没错的。不过我们可能了解更多的是元宏的“孝文汉化”,其实太武帝拓跋宏和北周武帝宇文邕在这方面的作为也毫不逊色,而证据之一居然就是灭佛。
拓跋焘对于汉人将鲜卑人视为胡人非常不满,他的志向是一统天下,也认识到要想成为以汉人为主体的华夏共主,就必须倡导儒教。所以他对于佛教这个同样属于“舶来品”的宗教非常敏感,称佛祖为“胡神”,称佛经为“胡经”,并坚决与其划清界限,甚至不惜挥起屠刀大开杀戒。
同为鲜卑人的宇文邕与拓跋焘的想法很相似,他曾多次表示自己是华夏人,不属“五胡”之列。为了表现出对汉文化的认同,他非但崇儒而且信道,就是对佛教这个“胡教”死活看不顺眼。不过宇文邕禁佛的手段相对温和,基本没有杀人,而且对于真正德行高尚的僧人,也予以一定的重用。
佛教|“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及其背后的故事】而作为汉人的李炎禁佛就没那么多想法和讲究了,原因就是一个字:穷。当然柴荣还会说:我更穷。在五代晚期那个遍地废墟、民生凋敝的时代,他甚至穷到了需要融毁佛像铸钱的地步,还有什么可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