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定|新青年 上封面|80后非遗策展人张晶明:“情定”蜀绣,用展览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封面新闻见习采访人员 刘可欣 采访人员 曾洁
5月14日上午,一场蜀绣大咖云集、展品精妙绝伦的“成渝双城蜀绣名家名作联展暨成都蜀绣精品展”在成都开幕。由70多种针法绣成的《西游记》,堪称蜀绣“教科书”;一针一线绣制而成的名画《捣练图》,复原了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
这个展览首次集结了成都、重庆两地蜀绣名家的蜀绣珍品,甫一亮相就吸引到众多市民,纷纷为作品中活灵活现的锦鲤、仕女啧啧称奇。若不是凑近了欣赏,真不敢相信这么栩栩如生的作品,竟然是绣娘们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这个全国首届成渝蜀绣名家展落地成都,离不开80后策展人张晶明的努力。
赴法求学六年之后,张晶明回国进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工作,至今已近十年。在这十年中,张晶明在成都国际非遗节上崭露头角,策划了多个重磅的非遗展览。她就像亲手绣出她所喜爱的蜀绣一般,一针一线地为自己热爱的非遗事业增添色彩,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情定|新青年 上封面|80后非遗策展人张晶明:“情定”蜀绣,用展览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文章插图
观众在蜀绣作品前流连忘返

留法六年
致力于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法国作为多个艺术流派的发源地,拥有浓厚的艺术氛围。2008年,张晶明完成学业,从法国回到成都。尽管在法国攻读的是管理类相关专业,从未接受过艺术方面的专业学习,但是她注意到,在法国的文化氛围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都能受到重视。
机缘巧合,张晶明回国之后加入非遗保护的行列。这段留法的经历让她受益匪浅:非遗也需要受到重视,得想个办法让非遗“活”起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张晶明首先向采访人员抛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非遗?或许很多人一知半解,张晶明则用近10年的时间来探索这个问题:什么是非遗,如何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张晶明策划的《成渝双城蜀绣名家名作联展暨成都蜀绣精品展》正在展出,她指着展厅内的蜀绣作品说道:“比如展厅里这些老绣片,如果是年轻人来看,他(她)不一定会喜欢。但是年轻人的好奇心很重,我们希望能够引入更多的艺术元素,让非遗传统更鲜活一点,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了解非遗背后的故事。”
情定|新青年 上封面|80后非遗策展人张晶明:“情定”蜀绣,用展览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文章插图
“丝丝相连成渝情”蜀绣展现场
而这个工作的困难之处在于,非遗从来不是单指某一项目,蜀绣是非遗,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民间故事同样是非遗,“很难有一个方法能让所有的非遗项目都能焕发新生”。在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官网上,将非遗分为了“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俗”等十大类。张晶明说,“不同的非遗项目,有不同的生存环境,得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它接近现在的生活。”
然而有些非遗项目可能永远也等不到“活”起来的机会了。张晶明不无遗憾地说道:“郫县豆瓣、江河号子,这些都属于非遗项目。虽然郫县豆瓣成为了川菜之魂,但一些不符合现代节奏生活的非遗,在传承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船夫拉纤时喊出的江河号子,在大多数地区变成了一个表演项目。对于这类项目,只能抢救性发掘,保存视频和图像资料。”
临危受命
与法国设计师合作办展
2002年,在张晶明前去法国留学时,大多数人尚不知道“非遗”。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2004年8月,中国加入《公约》成为缔约国之一;2006年,《公约》生效,“非遗”的概念这才慢慢被普及。而对于张晶明来说,对非遗的认识和热爱,得益于从事非遗工作之后的慢慢累积。
在法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让张晶明拥有了一口流利的法语和英语,也为成功策划“匠心万千”国际手工艺展埋下了伏笔。
情定|新青年 上封面|80后非遗策展人张晶明:“情定”蜀绣,用展览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文章插图
80后非遗策展人张晶明
情定|新青年 上封面|80后非遗策展人张晶明:“情定”蜀绣,用展览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2019年,第七届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筹备期间,因为语言优势和组织能力,从未做过策展的张晶明“临危受命”,被定为国际展览组的组长。正是在这一次的策展中,张晶明领略到了非遗的魅力:“非遗原来是这样的多姿多彩,越了解,就越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