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贵道的人“有罪以免”,真是老子的主张吗?


这段话|贵道的人“有罪以免”,真是老子的主张吗?
文章插图
这段话|贵道的人“有罪以免”,真是老子的主张吗?】贵道的人“有罪以免”这个观点出自“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舆?故为天下贵”这段话。这段话出自《道德经》通行本第六十二章,帛书甲本、帛书乙本、汉简本也有类似的话。陈鼓应先生将这段话解释为:“古时候重视道的原因是什么呢?岂不是说有求的就可以得到,有罪的就可以免除吗?所以被天下人所贵重。”
齐善鸿先生将这段话解释为:“自古以来如此重视道是什么原因呢?不正是由于有求于它的就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的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所以被天下人所贵重。”
老子在第五章就已经指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自然是不仁慈的,把万物当作草狗;圣人也是不仁慈的,把百姓当作草狗。”既然天地和圣人都不仁慈,“道”怎么会对个别人免罪呢?显然不可能。
再者,这段话是对上文的“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的感慨之言,其中的“此”就是指上文的“道”。这段话用“古”字来限定“贵此者”,分明就是把上文“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中的“道”当作古人的观点。“道”是老子自己确立的一个字,见第二十五章的“未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怎么会将自己确立的“道”字描述为“古”时?这太悖于常理了,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因而这段话绝对不会是老子写就的。
综上所述,“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舆?故为天下贵”这段话应该是后人加上的,因而将它删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