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带少女,却带一船的老妪?郑和真正拥有大智慧( 二 )


【爱历史】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带少女,却带一船的老妪?郑和真正拥有大智慧
文章图片
而更被大家所认同的观点是“宣扬国威” , 沟通诸国 。 此时的大明国力昌盛 , 比起王朝初定时的畏手畏脚 , 大气自信 , 成祖朱棣一展宏图 , 奉天命 , 主天下 , 要扬国威 , 令万民来朝 。
而郑和这边也有一个说法 , 称他打小本是回民 , 信仰伊斯兰教 , 虽后来信仰佛教 , 但始终对伊斯兰教持有敬意 , 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常常挂在他心里 , 也成为了他下西洋的主观理由 。
永乐三年 , 正值壮年的郑和意气风发地站在宝船船头 , 身后乌压压展开百余艘用途各异的船只 , 战马、粮食、各种宝贝物件将船向海面压了又压 , 老妪和船员各司其职 , 步履不停 , 万事俱备 , 只待启航 。
【爱历史】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带少女,却带一船的老妪?郑和真正拥有大智慧
文章图片
此后二十八年 , 郑和把生命奉献在航海上 , 前后共计远航七次 , 在中国航海史乃至世界航海史上都是一次前无古人的壮举 。
一船老妪为哪般
值得称奇的是 , 这艘船上的奴婢 , 不是年轻机灵的丫鬟婢女 , 而是壮实的老妪 。 仔细一想 , 不得不佩服郑和的远见 , 从多个方面来看 , 老妪都显然更适合远航 。
船上多的是船员货工 , 这种卖力气的伙计大多数都是男人 , 他们力气大但心不细 , 划得动桨但拿不好绣花针 , 照顾得好大船却照顾不好自己的衣食住行 。
【爱历史】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带少女,却带一船的老妪?郑和真正拥有大智慧
文章图片
而老妪和年轻婢女不一样 , 她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更为纯熟的技艺 , 无论是日常的缝补衣服被褥还是更精细一点的上药、清点工作 , 她们更加细致并且稳重 。
并且郑和下西洋 , 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和各国交流 , 将明王朝的东西传出去 , 别的国家的东西带回来 , 老妪所掌握的绣花缝补的技艺 , 实际上就是明朝的手工业技艺 , 可以用来交流甚至交换 。
同时 , 老妪姿容自然比不上年轻女子 , 漫长的航海生活里 , 如果将年轻女子放在男人多的船队里 , 结果不必多想 , 选择老妪就更为踏实安心了 。
【爱历史】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带少女,却带一船的老妪?郑和真正拥有大智慧
文章图片
此外 , 老妪中有懂医者 , 有会帮人诊病治病的 , 甚至还有接生婆 , 在古代大背景下 , 明朝的医术可以说是遥遥领先 , 老妪所掌握的接生技术对大部分国家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 , 它帮助了郑和更快与各国交流、交好 。
就是这样 , 凭借着良好的人员安排和大明王朝雄厚的财力支撑 , 郑和七次下西洋 , 航行至四大洋中的太平洋、印度洋 , 抵达过东南亚、红海和非洲东海岸 , 访问了包括爪哇、苏门答腊等在内的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此行万里 , 前路艰难险阻不断 , 他误打误撞卷入过别国内战、剿灭过贼匪和海盗、生擒过别国一国之主 , 也带回了各国的风土人情记录 , 带去了文化与技术 , 为中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交往以及中国的文化输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爱历史】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带少女,却带一船的老妪?郑和真正拥有大智慧
文章图片
公元1433年 , 即宣德八年 , 郑和在第七次远航的回程中溘然长逝 。
【爱历史】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带少女,却带一船的老妪?郑和真正拥有大智慧】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壮举 , 对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 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注入了中国力量 , 我们在今日也当继承这一份勇于探索的精神 , 永远铭记郑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