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商朝取代夏朝,进步还是倒退?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历史故事】商朝取代夏朝,进步还是倒退?考古取得重大发现】作为中国最早的两个王朝 , 夏商留下了无数神话传说 , 更留下无数谜团 , 其中之一是商朝取代夏朝之后 , 整个社会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一般来说 , 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 变得越来越文明 , 故而商朝取代夏朝 , 应该是进步了 。 但因为历史上也不乏落后文明消灭先进文明的现象 , 比如元代取代宋朝 , 因此商代取得夏朝 , 也的确可能是落后消灭先进 , 进而让社会出现倒退的现象 。
近些年来 , 在寻找夏朝文字的过程中 , 部分学者认为夏朝文字就是夏篆 , 以夏禹书、禹王碑为代表 , 该字体非常成熟 , 非常规范 , 笔道圆润 , 讲究对称 , 是一种非常进步的文字 , 而相比之下 , 甲骨文却是一种落后字体 。 由于文字是文明的结晶 , 因此据此分析出商代社会比夏朝落后 。
那么 , 商朝取代夏朝 , 到底是进步了 , 还是退步了?百余年来 , 考古取得了一些重大发现 , 早已给出了答案 。
【历史故事】商朝取代夏朝,进步还是倒退?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文章图片
文字:商代比夏朝的成熟
夏朝有没有文字 , 这个问题争论了好多年 , 其实甲骨文早已给出了确切的答案 。 甲骨文卜辞中 , 记载了帝俊、商契、王亥等人 , 而他们都是夏朝或之前的商人 , 如果夏朝没有文字 , 商人何以记载祖先的名字?可见 , 夏朝时期已经有了文字 。 因此 , 问题不是夏朝有没有文字 , 而是夏朝文字相比甲骨文如何 。
1999年 , 《偃师二里头》挖掘报告出版 , 内容涵盖1959—1978年的挖掘资料 , 上面有一段话介绍了二里头陶文(部分见下图):“发现的刻划符号 , 主要出自大口尊的口沿内侧和其他器内的口部 , 有粗细不同的竖线、十字形、交叉形、树枝形等 , 有的近似象形文字 。 ”
新世纪后 , 结果甲骨文 , 众多学者们经过多年研究 , 如今基本确定这些陶文是文字 , 而不是没有意义的刻符 , 下面分析图1—图8的意思 。
【历史故事】商朝取代夏朝,进步还是倒退?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文章图片
首先图1 , 与甲骨文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 属于“矢”的初文 。 图2-4 , 也是“矢”的意思 , 只是当时这个文字显得极为简单朴素 。 图1与图2-4的两种箭矢 , 后者是前者的初文 , 还是属于两种不同用途的箭矢 , 如今还搞不清楚 。
其次图5-7 , 看似是一个“口” , 实际上代表的是“陷井” , 捕猎用的井 , 不是吃水的井 。
第三图8是“口矢”合一 , 意思是将两种手段结合起来的捕猎方式 , 也就是有箭矢有陷阱的捕猎 。 甲骨文与现代汉语中 , 都没有单独的文字可以表达这一意思 , 说明文字分工越来越精确了 。 闲话一句 , 以这个陶文来看 , 因为社会环境的关系 , 上古时一个字可能含有极为复杂的意思 , 所以破译甲骨文等文字难度很大 , 西方学者说他们破译各种古埃及、古希腊、苏美尔等文字 , 真的让人不可思议 。
从下图二里头陶文与甲骨文对比来看 , 商代文字明显要比夏朝文字更成熟、更系统一些 。 也就是说 , 从文字角度来看 , 商代比夏代更先进、更文明一些 。
【历史故事】商朝取代夏朝,进步还是倒退?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文章图片
古城:商朝比夏朝的更大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体现 , 城市越大、建筑越庞大、布局越合理 , 则说明社会文明程度越高 。 以夏商古城遗址对比来看 , 商代比夏朝的更大 , 技术更为先进 。
关于夏朝古城 , 最为典型的是王城岗遗址与二里头遗址 , 其中王城岗遗址被认为是禹都阳城 , 二里头遗址被认为是夏朝中晚期的都城 。
王城岗遗址位于河南登封市 , 遗址上有东西两座小城 , 其中西城保存完好 , 起初发现占地大约1万平 , 新世纪后外围还套着一个占地30万平的大城 , 并确认大城是在小城废毁后建成的 。 不过 , 该遗址建筑不多 , 学者杨宝成在《登封王城岗与“禹都阳城”》中指出 , “王城岗城堡遗址本身并不能作为“进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 从其规模和性质来分析 , 该遗址只是一座建有防御设施的一般聚落遗址 。 ”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市 , 早已广为人知 , 在此不再赘言 , 该遗址面积不小于3平方公里 , 内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区域 , 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 。 与王城岗遗址相比 , 二里头遗址已经脱胎换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