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清朝皇宫内,为何喜欢吃蜂蜜?尤其是慈禧老太婆更加过分

皇宫内用蜂产品的史料 , 以前的比较少 , 清代就比较多 。
明末 , 满清奠基人老野猪皮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老营 , 那附近就有7处“蜂蜜沟” , 是历史上闻名的蜂蜜产地 , 这里出产的蜂蜜 , 曾经作为贡品送往北京 , 和在马市上与汉人交易 。
老野猪皮努尔哈赤尤其喜欢吃蜂蜜 , 他在统一女真各散部的征战中 , 就经常饮用“蜂蜜鸡蛋茶” , 饮完总喜欢砸吧一下嘴巴 。
【历史故事】清朝皇宫内,为何喜欢吃蜂蜜?尤其是慈禧老太婆更加过分
文章图片
满清统一东北后 , 皇太极在吉林设立打牲乌拉机构 , 专门搜集蜂蜜、松子、东珠等贡品 。
后来盛京(沈阳)内务府和各部 , 也相继设官庄蜜户专门生产蜂蜜 , 在大内(沈阳故宫)设熬蜜房 , 熬制蜜户交上来的原巢蜜 , 并用蜂蜜加工蜜饯、山果 , 供满清贵族食用 , 可见当时蜂蜜用量之大绝非一般 。
【历史故事】清朝皇宫内,为何喜欢吃蜂蜜?尤其是慈禧老太婆更加过分】满清进关后 , 皇宫所用蜂蜜 , 大多数仍由打牲乌拉和盛京内务府供应 , 吃惯了 。
【历史故事】清朝皇宫内,为何喜欢吃蜂蜜?尤其是慈禧老太婆更加过分
文章图片
康熙十年(1671) , 康熙第1次去盛京旅游时 , 路途所有饮食皆由盛京内务府筹办 , 其中就有蜂蜜若干;第2次去盛京旅游时 , 用了蜂蜜100斤;康熙五十三年(1714) , 清内阁大库中库存的蜂蜜就有16,059斤 , 第二年皇宫用蜜3251.3斤 , 剩12807.7斤 。
【历史故事】清朝皇宫内,为何喜欢吃蜂蜜?尤其是慈禧老太婆更加过分
文章图片
乾隆十二年(1747)十月初一日 , 乾隆吃晚饭时 , 有银碗蜂蜜一品;乾隆四十八年(1783) , 盛京内务府大摆宴席 , 清单上记载大宴桌1张 , 用白蜜5斤 , 蜜梨25个、芝麻3升6合… , 跟桌100张 , 每张桌蜂蜜3.8斤、蜜梨7个 , 白糖稀1斤… , 可计算出宴会共用蜂蜜385斤 。
嘉庆十年(1805) , 嘉庆去盛京旅游 , 在旧皇宫摆酒席 , 大宴桌1张 , 跟桌90张 , 大宴桌上白蜜5斤、蜜梨25个、红梨25个 , 跟桌红蜜3.8斤、蜜梨7个、白糖稀1斤… 。 那次酒席 , 共用蜂蜜347斤 。
从乾隆和嘉庆两父子摆的酒席可以看出 , 蜂蜜不仅用量很大 , 每桌3.8—5斤 , 而且蜂蜜在酒席上是分等级的 , 大宴桌(皇帝桌)上用大量特级白蜜;跟桌(大臣和官员桌)上用的是少一些的红蜜或一般蜂蜜 。
可见 , 古代摆酒席时 , 用蜂蜜等级来区分酒桌等级 , 早已成了惯例 。
【历史故事】清朝皇宫内,为何喜欢吃蜂蜜?尤其是慈禧老太婆更加过分
文章图片
光绪二十八年(1902) , 这一年皇宫内御膳房和其它各处 , 就用了峰蜜17,545.5斤 , 奉先殿、寿皇殿及各处 , 仅供桌便用蜂蜜351.9两 。
据记载 , 这些蜂蜜系打牲乌拉及盛京官庄蜜户所交纳 。
慈禧老太婆和光绪都喜欢吃蜂蜜 , 御膳房每天都要有专人负责准备 , 每日用蜂蜜8两、核桃仁4两、松子仁2两等;在老太婆的膳房中 , 菜单记载有:蜜制酱肉、燕窝炒炉鸡丝、碟菜6品等 。
【历史故事】清朝皇宫内,为何喜欢吃蜂蜜?尤其是慈禧老太婆更加过分
文章图片
清朝皇宫内喜欢食用粥品和饽饽 , 粥是以大米、小米、黄米、江米等 , 加入各种果脯、小豆、莲子、栗子、枣、蜂蜜等熬煮成的稀粥;饽饽则用料广泛 , 但都离不开用蜂蜜做主要调料 。 在皇宫摆酒席时 , 设饽饽桌 , 种类多达几十种 , 每张大宴桌、跟桌、内用桌以及御膳中都有各种各样的饽饽 。
满清皇宫内 , 常吃的蜜制饽饽有:蜂蜜印子、白蜜印子、蜜果子、大蜜炸、瓦垅、蜜糕、打糕、撒糕、油糕、鸡蛋子等 。
蜂蜜在皇宫御膳中使用较广 , 用于烧烤、炖、炒类菜肴上 , 如烤乳猪、烤鸡、烤鸭时 , 要先在原料表面抹一层蜜水 , 然后再进行烤制 。 以蜂蜜为调料烤制的菜肴 , 色泽金黄、浓香芬芳 , 让人垂涎欲滴 。
【历史故事】清朝皇宫内,为何喜欢吃蜂蜜?尤其是慈禧老太婆更加过分
文章图片
夏季天热时 , 皇宫中经常饮一种“暑汤” , 这是用绿豆加水煮成的汤 , 放适量蜂蜜调制成而成 , 放现代叫绿豆沙 , 既能止渴降暑又能清热解毒 。
另外 , 皇宫内众人也比较喜欢吃蜜饯果品 , 皇帝生日时 , 内务府要照例制备“九九寿盒” , 为祝寿食品 , 内有万字饼、寿字酥、蜜饯桃脯、蜜饯杏脯、蜜饯果脯、蜜饯杂脯等27种 , 每种装3盒 , 共计81盒 。
清朝末年 , 末代皇帝溥仪就经常吃蜜糕奶卷、蜜饯海棠、蜜饯橙子、蜜饯蜜桔等 , 共24样 。
蜂蜜酒也经常饮用 , 据记载 , 乾隆在接见英国使臣举办的酒席上 , 饮用的是蜂蜜酒和八珍御酒;伪满洲国时期 , 溥仪在长春伪皇宫做傀儡皇帝时 , 也每餐必准备蜂蜜酒、清酒、白兰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