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中国最流氓的灰色职业,被人狂骂,却年入千万住豪宅


电子商务|中国最流氓的灰色职业,被人狂骂,却年入千万住豪宅
文章图片
电子商务|中国最流氓的灰色职业,被人狂骂,却年入千万住豪宅
文章图片
电子商务|中国最流氓的灰色职业,被人狂骂,却年入千万住豪宅
文章图片
电子商务|中国最流氓的灰色职业,被人狂骂,却年入千万住豪宅
文章图片
电子商务|中国最流氓的灰色职业,被人狂骂,却年入千万住豪宅
文章图片
电子商务|中国最流氓的灰色职业,被人狂骂,却年入千万住豪宅
文章图片
电子商务|中国最流氓的灰色职业,被人狂骂,却年入千万住豪宅
文章图片
电子商务|中国最流氓的灰色职业,被人狂骂,却年入千万住豪宅


从“打假”变成“假打”的那刻起 , 就只剩下赤裸裸的钱财交易了 , 又何谈正义和道德呢?
作者:朱末

来源:快刀财经(ID:kuaidaocaijing)
假货 , 人人避之不及;打假 , 人人拍手称快 。
黑与白的界限 , 原本泾渭分明 。 但当“打假”上升为以牟利为主的“职业”后 , 一切开始变味、异化、失控 。
去年6月 , 杭州警方通报了一起借由职业打假实施敲诈勒索的恶性犯罪案件 。 23名团伙成员频繁活动于多家知名商超 , 以放置异物、抽走合格证、破坏生产日期等手段 , 进行密集索赔 。
无独有偶 。 今年3月 , 山东省单县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人韩某的“过期食品”维权电话 , 通过调取监控发现 , 韩某蓄意对商品进行了调换 , 更匪夷所思的是 , 在信息联网中 , 韩某被发现参与多起相关案件 , 已是惯犯 。
利益驱动下 , 职业打假者的手段越来越偏激 , 通过虚假投诉、故意栽赃、恶意差评 , 来敲诈合法商家的做法屡见不鲜 。
潜移默化中 , 用来填补行政监管真空的民间打假 , 在某种程度上已变成了一门灰色生意 , 很多人甚至靠此过上了年入千万住别墅的致富生活 。
曾经的替天行道 , 沦为非法敛财的遮羞布 , 为民请愿的“屠龙英雄” , 最终也变成了下一条恶龙 。
01
招徒授课搅浑市场
暴利程度超乎想象
所谓的职业打假人 , 特指以打假为工作赚钱的人 。 事实上 , 这一职业已经在中国发展了20余年 , 根基深厚 。
说到这里 , 就不得不提及这个行业的开山鼻祖——王海 。 1994年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施行 , 明确了“退一赔一”的原则 , 次年 , 22岁的王海在北京隆福大厦买了两副山寨索尼耳机 , 以身试法将商家告到了法庭 , 引发社会广泛讨论 。
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王海 , 不仅成了首位中国保护消费基金会设立的“消费者打假奖”获得者 , 还被媒体评为中国新闻人物 。
光环和掌声接踵而来 。 1998年 , 王海在上海与克林顿夫妇对话 , 克林顿称王海为“中国消费者的保护者”;1999年 , 万海受邀担任央视经济频道“一周风云”栏目的嘉宾主持 。
深谙借势之道的王海很快开起了4家职业打假公司 , 业务包括“帮消费者维权、知假买假、替企业打假”三部分 。
市场流行的说法是 , 王海接一个“案子”的起步价是30万 , 到2013年 , 王海本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自己资产已过千万 , 间接证实了传言 。
眼见王海发财 , 越来越多的职业打假人相继涌现 , 职业打假开始和网络灰产搅合在一起 , 形成巨大的利益群体 。
讽刺的是 , 职业打假人也分三六九等 。 一类是以王海为首的正规军 , 这类人通常会组成专业打假团队或公司 , 主要盯着大企业或大V的动作 , 因为可捞的油水更足 。
第二类是人数占比更多的散兵游勇 , 潜伏在各大社交平台里 , 专靠碰瓷电商卖家来营生 , 在QQ群搜索“打假” , 能出来上千个群 , 成员少则几百人 , 多则2000人 。
既然做起生意 , 必然也要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 师徒制是这个行业里心照不宣的“规矩” , 还衍生出了一套“课程体系” 。
课件里详细整理了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等条款的一切“漏洞” , 且不定期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