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谢颖
五月的四川通江,红色旅游正热。位于通江县城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外界称为军博),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从拥挤的人潮中穿过,57岁的李白练到达纪念馆南侧办公区,走进文物库房里,也就进入了自己的世界。
咫尺之外的热闹与她无关,但又与其息息相关,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建筑群,收藏、展陈的一万多件文物,每一件李白练都亲密接触过。
从家到纪念馆,不到一公里,每天上下班,李白练都会遇到很多熟面孔,大家都知道她在“军博”上班,但极少有人知道她在里面具体干什么。从青丝到白发,从“小白”到专家,已与文物作伴32年的李白练,希望到自己“交棒”那一天,将自己守护的文物毫发无损地交给接任者。
文章插图
“不太好打交道的保管员”
“军博”地处通江县城最繁华地段,在县城居民心中,这是一个庄严神圣之所,每次路过,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扭头看一眼。
谈起“军博”,大家最熟悉的人就是讲解员:标准流畅的普通话、高挑靓丽的外形,“你在搞解说么?”每次有朋友问,个头不高、外表普通、不善表达的李白练总是笑而不答。
纵然是亲戚,李白练也绝口不提自己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直到近两年,因为外界的关注,她才被一些人知晓。
与喧闹的展厅一墙之隔,是游客禁入的办公区,李白练的办公场地,处于纪念馆一侧最安静角落,更是外人不得进入的禁地。
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李白练打开办公室,再打开里间层层防盗门,拉亮电灯,仔细巡视一圈,哪件文物在哪个位置,虽然早已了然于胸,但还是要看一看,再看看墙壁窗户有无异样。落座之后戴上老花镜,开始整理资料,下班时再次进入文物库房,走一圈后才放心回家。
军博收藏、展陈的文物共一万多件,其中库房的藏品七千余件。李白练的岗位,就是一名库房保管员。
从上岗第一天起,李白练就没有轻松过,每一件文物,都有着非凡的历史,在自己手里不能丝毫损伤,更不能失窃。偶有单位要借阅一些文物,到了李白练这里,一般都要吃闭门羹,尽管双方都很熟悉。对一些特别重要的文物,即便有相关方面的批件,她也会想方设法,能顶回去就顶回去,原因很简单,她担心文物的安全,“一旦有损坏,损失就无法挽回了”。对需要展陈的文物,她都会全程参与方案的制定,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力求拿出最科学的方案。
“公家的东西,看得比私人物品还重要”,在一些人眼中,平时和颜悦色的李白练,不是一个太好打交道的人。
文章插图
李白练在库房查看文物
一位极具匠心的“画师”
一张面值一元的红军布币,是“军博”收藏的国家一级文物。虽历经八十多年的时光磨洗,依然完好如初,见到它时,专家们无不震惊。
这张红军布币从不示人,但外界可以通过其“画像”,一窥文物面目。在“画像”中,布币的尺寸、纹饰、印章、色彩、文字等,描述精准,纤毫毕现,栩栩如生。
所谓的“画像”,文保专业术语叫“描绘”,即通过图片、文字表述文物的外观、形制、周边环境、评价等,“就是给文物制作一张身份证,任何时候都可溯源可追踪”。
这张布币的“画像”即出自李白练之手。而“军博”的每件文物都有自己的“画像”,库房里的数千枚钱币,被一一编号,它们的形制、年代等等,都被详细记录下来。
如果说,为文物除尘、防虫、防蛀,打扫库房卫生等,只是文物保管员的“常规操作”,那么,为文物“画像”、建档,则考研的是匠心精神。
通江是一座红色文物“露天博物馆”,李白练时常参与野外文物普查,当年的照片记录了她的工作场景:戴一顶草帽,一头利落的短发,在悬崖上攀爬,躬身钻入古墓,年轻的面庞晒得黝黑。
文章插图
户外考察
要看到文物最真实的样态,必须抵近观察,有时侯还得冒险。一次去小江口考察考察悬崖上的石龛,几个男组员恐高,面面相觑,作为组里唯一的女性,李白练嗖嗖嗖地爬上竹梯,一架梯子够不着,就再接一架,站在梯子的顶端,她一边观察,一边拿工具测量,大声向地面的同事描述文物的每一个细节,一天下来,声音都喊哑了。考察深山古墓,她总是走在前头砍杂草灌木,以致于当地百姓以为她是考古队雇来的工人。最危险的一次是2009年,她和同事们乘一条渔船过河,到河中心时,由于水流湍急,船夫不小心掉进水里,幸好船夫会游泳,大家七手八脚将他拉了上来。
- 猪肝|甘甜不上火,护肝又滋补——和“红嘴绿鹦哥”一起迎接初春的暖阳吧!
- 贾雨村出场|骆玉明说红楼 | 人物
- 清明|二十四节气:凡有井水处,皆知节气歌
- 九楼四塔八大寺|游丹青长卷 寻正定胜迹
- 王力|五言律诗中,四一结构常见的几种分类,工对与宽对的区别
- 安全意识|吉首:峒河派出所开展“利剑护蕾”法制宣讲
- 红炉|潍坊新华中学用“心”继承传统,以“爱”温暖冬日
- 考古学|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呈四大特点
- 硬笔字|小学生毛笔字走红网络,字迹工整如印刷,网友:无地自容
- 赏花|花开四川丨四川蓬溪首届油菜花赏花月活动3月3日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