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这座佛寺修缮的时候,发现一尊“太监”瓷像,专家说:它可是宝贝

京城在古代被称为“幽燕之地” , 作为北方重镇 , 也留下不少名胜遗迹 , 位于房山区上方山的兜率寺便是其中之一 。 在一次对兜率寺的修缮中 , 专家们曾在一座偏殿角落里发现了一尊雕像 , 而当雕像的身份被确定后 , 专家们兴奋的说道:它可是一件宝贝 。 雕像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雕像刻画的又是谁?如果您想知道 , 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历史故事】这座佛寺修缮的时候,发现一尊“太监”瓷像,专家说:它可是宝贝
文章图片
(本文所有图片 , 全部来自网络 , 感谢原作者 , 如侵犯您的权利 , 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 图片与内容无关 , 请勿对号入座)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们都知道 , 太上老君的炼丹处被称为“兜率宫” , 也是天宫中谈经论道的重要场所 。 “兜率”二字并非我国独创 , 而是来自于梵语 , 意思是“具有喜欢” 。
上方山原有寺庵72座 , 如今只剩下17处完整遗址 ,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兜率寺 。 兜率寺始建于隋朝 , 在辽金时代迅速发展 , 至明代时期开始达到鼎盛 , 清朝以后便销声匿迹 。
【历史故事】这座佛寺修缮的时候,发现一尊“太监”瓷像,专家说:它可是宝贝
文章图片
兜率寺建有山门殿、大雄宝殿、以及左右配殿 , 正殿后墙之上 , 镶嵌15块刻有《四十二章经》的石板 , 在寺庙旁还有退居寺与法华寺两座院落 , 被称为“上方山佛院精髓” 。
自从明朝灭亡后 , 满清朝廷对上方山兜率寺的重视程度不够 , 因此昔日香火鼎盛的兜率寺开始败落 , 直至民国时被彻底荒废 。 到了1978年 , 京城地区各处景点的修缮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 , 兜率寺则被列为第一批修缮对象 。
【历史故事】这座佛寺修缮的时候,发现一尊“太监”瓷像,专家说:它可是宝贝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这座佛寺修缮的时候,发现一尊“太监”瓷像,专家说:它可是宝贝】当专家们在对兜率寺进行修缮时 , 偶然间在寺内荒废的偏殿中 , 发现了一尊雕像 。 该雕像为泥塑人物像 , 高度为59.5厘米 , 宽度为18厘米 。 在人物的头上 , 戴着一顶乌纱帽 , 身着圆领袍衣 , 衣饰整体描金红彩且腰佩方带 , 方带左侧还挂着流苏 , 流苏自然下垂至膝下 , 人物双手合十于胸前 , 右手腕套一串念珠 。
雕像的造型逼真生动 , 让专家赞叹不已 , 可是光从衣着外貌来看 , 专家们实在难以确定他的身份 。 他们带着重重的疑问 , 找到了生活在寺中多年的老和尚 , 想揭开雕像的身份之谜 。
老和尚对此也是一知半解 , 他只是在年轻的时候听师傅说此人是一位明朝的太监 , 至于究竟是哪位太监?便不得而知了 。
【历史故事】这座佛寺修缮的时候,发现一尊“太监”瓷像,专家说:它可是宝贝
文章图片
虽然老和尚的话有些笼统 , 但是也给专家们确定了一个范围 。 既然老和尚已经说到雕塑的身份是明朝的太监 , 便证明此人的地位非凡 , 否则不可能被安放在寺庙中受世人香火 。
专家们翻阅了大量的史籍资料 , 寻找明代各位权倾朝野的太监 , 最终确定雕像的身份正是明代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 。 冯保是万历年间著名的太监 , 曾大力支持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 让明朝出现了“万历中兴”的局面 , 后因玩弄权术遭到明神宗记恨 , 被放逐至南京病死 。
专家们确定其身份后 , 语重心长的说道:它可是一件宝贝 , 随后在专人的护送下 , 将其送到故宫博物院保存了起来 。
【历史故事】这座佛寺修缮的时候,发现一尊“太监”瓷像,专家说:它可是宝贝
文章图片
读到此处肯定有读者会好奇 , 冯保作为一位太监 , 为何要雕刻一尊自己的泥塑呢?他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呢?
要想揭开这个谜底 , 我们还是得从明代皇族的信仰说起 。 在明朝时期 , 上至帝王下至百姓 , 对于佛教的崇拜已经达到了顶峰 , 百姓们回馈寺庙的方式只有烧香进贡 , 而统治者们却是大把的撒银子 , 力图以此种方式寻求的庇护 。
此举对于明朝的太监们来说 , 是一个极好的表现机会 , 他们会主动捐钱修缮寺庙 , 并以为主人祈福的名义进奉“香火钱” , 请求高手匠人偷偷为自己塑像 , 将其摆在不起眼的偏殿之中享受供奉 。 太监们的目的有两个 , 一是巴结权贵 , 为自己高升铺路 , 二是期待自己死后能投身朱门之内 , 而不是再做太监 , 受尽世人的白眼和欺凌 。
【历史故事】这座佛寺修缮的时候,发现一尊“太监”瓷像,专家说:它可是宝贝
文章图片
由此看来 , 古代的太监们虽然权倾朝野 , 可是他们的心中自卑感却从未消除过 。 太监制度是封建社会中的糟粕 , 也是被后人所不齿的制度 , 每位太监都是该制度下的牺牲品 。 可是事情总是有两面性 , 如果没有害人的制度 , 冯保也不会留下如此一尊逼真的雕像 , 其中的矛盾心理 , 真是让人难以说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