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区别于教材里“与时俱进”的形象,古代的孩童也略胜一筹

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纪 , 无忧无虑 , 天真无邪 , 精神风貌也最为质朴 。
现在的人教版教材中 , 对儿童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加工 , 由专家执笔 , 与时俱进 , 刊发无数 。
不可否认的是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风貌 , 儿童也不例外 , 但这也不能太过离谱 。
【爱历史】区别于教材里“与时俱进”的形象,古代的孩童也略胜一筹
文章图片
教材要与时俱进 , 这是无可非议的 , 但不能为了追求个人的艺术标准 , 就罔顾绝大多数的审美 。
不可否认 , 现在的孩子比以前强出太多 , 但是 , 古诗词里与刻画的古代儿童形象 , 却可以与教材里的比一比 。
一、无邪
蓬头稚子学垂纶 ,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 怕得鱼惊不应人
稚子学着像大人一样垂钓 , 侧坐着身子躲藏在草丛中 , 有熟识的人向他招手 , 他却因为害怕会吵走鱼儿不回答 。
这首七言绝句 , 只是通过简单的描述 , 就将一名小儿垂钓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 稚子的天真无邪也跃然然纸上 。
诗中的小孩头发蓬乱 , 但其一言一行依旧掩盖不住其中的风采 , 一心一意的模样 , 哪怕是现在也值得发扬 。
二、童趣
篱落疏疏一径深 ,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 飞入菜花无处寻
稀疏的篱笆旁 , 有条小路通向远方 , 春天的树木正处于花叶交替的时节 , 儿童急急忙忙 , 追赶着四周的蝴蝶 , 无奈在菜园地里失去了自己的目标 。
儿童虽然说是一张白纸 , 但人类潜藏在骨子里对美的追求不会改变 , 蝴蝶翩翩 , 绚丽多彩 , 活泼好动的孩童四处追赶 , 实属正常 。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 大多数人应该都有类似的经历 , 追逐蝴蝶 , 充满童趣 。
【爱历史】区别于教材里“与时俱进”的形象,古代的孩童也略胜一筹
文章图片
三、懂事
昼出耘田夜绩麻 ,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 也傍桑阴学种瓜
白天在耕田里忙碌 , 晚上还要在家里撮着麻线 , 看似充满浪漫气息的男耕女织 , 实则充满了辛苦 。 幼童虽然年纪小 , 但也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在桑树下学着做农活 , 为的就是减轻父母的负担 。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这更多源于父母的耳濡目染 。 孩子心智的成熟 , 离不开周围环境的影响 , 有好的榜样更加事半功倍 。
儿童是未来 , 用来教导孩子的东西 , 应该具有好的引导作用 , 这是连古人都懂的道理 。
四、温馨
茅檐低小 , 溪上青青草 。
醉里吴音相媚好 ,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 中儿正织鸡笼 。
最喜小儿亡赖 , 溪头卧剥莲蓬 。
在溪边的青草地里 , 喝醉了的老人在这里休憩 , 大儿子在锄豆 , 二儿子在编织鸡笼 , 小孩子在剥莲蓬 , 屋檐虽小 , 但一家却其乐融融 。
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 在儿童这张白纸上 , 更要竭尽所能地挥洒 。 营造出家庭的温馨 , 是对孩子爱护 , 更是对大人的要求 。
【爱历史】区别于教材里“与时俱进”的形象,古代的孩童也略胜一筹
文章图片
古诗词语的孩童 , 没有现在丰富的娱乐方式 , 但也能在田间地头无忧无虑;没有“与时俱进”的教科书来学习 , 但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 , 早早明了做人的道理 。
【爱历史】区别于教材里“与时俱进”的形象,古代的孩童也略胜一筹】教科书里的儿童形象 , 究竟是要与时俱进 , 还是要继承传统 。 究其根本 , 还是要取其精华 , 弃其糟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