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难忘的八十年代卖棉花,拉300斤皮棉却等了五夜六天

随着当前麦收季节的来临 , 在一些农田里竟然还是看到了一些村民在田间的地头育了一些棉花苗 , 细问才知道这是未来给今年即将结婚的儿子准备的 , 毕竟现在的农村孩子结婚套几床被子的习俗还是保留了下来 。
【历史故事】难忘的八十年代卖棉花,拉300斤皮棉却等了五夜六天
文章图片
现在在农村种植棉花的已经不能用越来越少来形容了 , 基本上已经没有了 , 真正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地方已经全部落在了新疆 。 殊不知在八十年代直到2000年初 , 在河南的中原一带主要的秋季农作物就是棉花 , 尤其是在当时杞县 , 每年种植棉花的面积都是在45万亩以上 , 可以说棉花是当时农民主要的经济作物 。
【历史故事】难忘的八十年代卖棉花,拉300斤皮棉却等了五夜六天
文章图片
当时种植棉花多还是农民手里缺钱 , 也就是八十年代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 , 如果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 需要大量地种植经济作物 , 当时的各级党委政府也是鼓励农民种植棉花 , 一来农民可以增加收入 , 同时还可以增加县乡的财政收入 , 可谓一举两得 。
农民种植棉花并不容易 , 从春季的四月份就要开始育苗 , 自从棉花苗移栽到田地里 , 农民几乎就被粘到了棉花田里 , 整枝打叉 , 喷洒农药 , 一朵一朵地摘棉花 , 可以说是从春天忙到后秋 , 时间长达七八个月 。
【历史故事】难忘的八十年代卖棉花,拉300斤皮棉却等了五夜六天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难忘的八十年代卖棉花,拉300斤皮棉却等了五夜六天】不要说农民将棉花收到家里就是丰收了 , 最关键的当然还是销售 , 当时每个乡镇都有棉花收购加工厂 , 开始是每个乡镇必须交到每个乡镇 , 不能跨越乡镇销售棉花 , 这样一来棉农销售棉花就成为了一个大难题 , 我就记得当时和大哥去销售棉花 , 在家里将300斤皮棉装到架子车上 , 用绳子捆紧 , 毕竟当时通往乡里的道路都是一些土路 , 如果捆绑不紧 , 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经不起颠簸就会翻车 , 那样更会麻烦 。 临走时还要带上两天以上的饭菜 , 因为当时没有一两天是销售不掉的 , 走之前就听说村里的很多邻居都已经去了一两天还没有回来 , 当然带的都是干干的馍馍和咸菜 , 毕竟当时的家庭并不富裕 。 离棉花厂还有2公里的时候就看到了排队销售棉花的车队 , 在这里根本看不到花厂在哪里 。
【历史故事】难忘的八十年代卖棉花,拉300斤皮棉却等了五夜六天
文章图片
将满载棉花的车辆放在最后一辆车辆的后面 , 哥哥就往前面走走看看 , 大约有半个钟头的时间回来说 , 需要等两天是时间 , 排在前面的外村人说 , 他已经在这里等了三天的时间 , 在失望当中只能祈祷收花的工作人员快一点 , 如果在棉花加工厂没有人 , 或者的乡镇也没有人 , 你拉着棉花在花厂外等一两天属于正常 , 有时候说不一定还会等一周以上的时间 。
售棉的车队一个上午也只不过前进百十米 , 要说当时收购慢的原因 , 相当一部分都是当时的体制问题造成的 , 棉花厂每天8点上班 , 然后就是点名开会 , 有时候还要学习一会 , 等到会议结束 , 工作人员各就各位 , 开始收购也会到9点以后 , 同时到中午的11点30分就会下班 , 你等的时间再长 , 也不能耽误他们的上下班 。 更不能理解的就是当时的熟人关系非常的突出 , 你排队的时候 , 就会看到不时有售棉的村民从队伍当中出去 , 然后往前面赶 , 这些人都说找到了熟人 , 他们从你的前面离开队伍还好一些 , 最气人的就是从你的后面再到前面插队 。
【历史故事】难忘的八十年代卖棉花,拉300斤皮棉却等了五夜六天
文章图片
可以说当时无论你是哪里的只要在乡镇或者工厂里面上班都会被一些人用上 , 为的就是能够提前把棉花销售出去 。 以至于当时村里能有一个公家人会十分地吃香 。 10月下旬的天气已经很凉了 , 尤其是到了晚上 , 很多的人都拿着棉被在车底下一铺就是一夜 , 有的还会在车上的棉花包里依偎着取暖 , 不过这样的很少 , 因为刚轧过的棉花非常的蓬松 , 一旦有人压过的痕迹 , 棉花在品相上就会有差别 , 在销售的时候 , 就会被验级员压低一个等级 , 要知道一个等级相差不少钱的 。
按照当时的皮棉级别分为五个等级 , 一般的棉农销售的棉花普遍都是三四级的比较多 , 如果要想有二级的棉花 , 不但棉花在色泽、拉丝长度上有良好的品质 , 关键还要有熟人 , 不然还会给你定位三级 , 这是地利不如人和 , 所以当时的验级员是非常的吃香 , 当然也会受到很多人的骂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