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1996年珠穆朗玛峰灾难:世界之巅的死亡


「珠穆朗玛峰」1996年珠穆朗玛峰灾难:世界之巅的死亡
文章图片
「珠穆朗玛峰」1996年珠穆朗玛峰灾难:世界之巅的死亡
文章图片
前几天 , 我国登山队成功登顶了珠穆朗玛峰 , 并对其高度进行了测量 。 这短短的一句话 , 我们体会不到登山队员所要承受的风险 。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 , 甚至有人觉得登珠峰是一件没有任何危险的事情 。 今天 , 我们来讲讲1996年珠穆朗峰上的灾难 , 让大家体验一下成功背后的艰辛 。
1996年5月10日 , 一场猛烈的风暴袭击了喜马拉雅山 , 给珠穆朗玛峰带来了危险的环境 , 17名登山者被困在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上 。 到第二天 , 风暴已经夺去了8名登山者的生命 , 这在当时是这座山历史上单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
虽然攀登珠穆朗玛峰本身就有风险 , 但有几个因素(除了暴风雨)导致了灾难性的结果:拥挤的环境、缺乏经验的登山者、无数的延误和一系列的错误决定 。
珠穆朗玛峰上的大生意1953年 , 埃德蒙·希拉里爵士和丹增·诺尔盖首次登顶珠峰 。 此后的几十年里 , 攀登这座8844.43米高的山峰的壮举仅限于最优秀的登山者 。 然而 , 到1996年 , 攀登珠穆朗玛峰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数百万美元的产业 。 有几家登山公司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 使业余登山者也能登顶珠峰 。 每位客户的导游费从30000美元到65000美元不等 。
攀登喜马拉雅山的机会之窗很窄 。 在4月下旬到5月下旬的几个星期里 , 天气通常比平时温和 , 允许登山者攀登 。 在1996年春天 , 多个团队都在为攀登做准备 。 绝大多数人从山的尼泊尔一侧接近 , 有两支探险队从中国一侧登顶 。
逐渐上升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速度太快会带来很多危险 。 因此 , 探险需要数周的时间来攀登 , 让登山者逐渐适应不断变化的大气层 。 在高海拔地区可能出现的医疗问题包括严重的高原病、冻伤和体温过低 。 其他严重影响包括缺氧、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 , 后两种情况尤其致命 。
1996年3月底 , 各小组在尼泊尔加德满都集合 , 并选择乘坐一架运输直升机前往Lukla , 这是一个离大本营约38英里的村庄 。 然后 , 登山者徒步10天到达大本营 , 他们将在那里停留几周 , 以适应海拔高度 。
当年最大的两个导游团是探险顾问团(由新西兰人罗伯·霍尔和其他导游迈克·新郎和安迪·哈里斯领衔)和疯狂登山团(由美国人斯科特·费舍尔领衔 , 导游阿纳托利·布克里夫和尼尔·贝德勒曼协助) 。 霍尔的团队包括7名夏尔巴人和8名客户 。 费舍尔的团队由8名夏尔巴人和7名客户组成 。
另一个由电影制作人、著名登山家大卫·布雷希尔斯执导的美国团队正在珠穆朗玛峰拍摄IMAX电影 。 其他几个团体来自世界各地 , 包括南非、瑞典、挪威和黑山等 。
死亡地带4月中旬 , 登山者开始了适应过程 , 他们需要慢慢爬到海拔更高的地方 , 然后返回大本营 。 最终 , 在4周的时间里 , 登山者们依次到达了1号营地、2号营地、3号营地 。 5月9日 , 也就是预定的登上4号营地的日子 , 探险队的第一个遇害者出现了 。 一名中国台湾队员早上从帐篷里出来时 , 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 当时他没有绑上冰钉 , 他滑落到了裂缝里 。 虽然夏尔巴人用绳子把他拉上来了 , 但当天晚些时候他还是死亡了 。
上山的跋涉继续进行 。 向上爬到4号营地 , 除了少数精英登山者外 , 其他人都需要吸氧才能生存 。 从4号营地到山顶的区域被称为“死亡区” , 因为极高的海拔造成了危险的影响 。 大气中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三分之一 。
登顶之旅开始来自不同探险队的登山者一整天都待在4号营地 。 那天下午晚些时候 , 一场严重的风暴袭来 。 这些团队的领导人担心 , 他们无法按计划在当晚登顶 。 几小时的大风过后 , 晚上7:30天气转晴 。 攀登将按计划进行 , 33名登山者戴着头灯 , 呼吸着瓶装氧气 , 在半夜就离开了营地 , 其中包括探险顾问和疯狂登山团队的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