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隆中对是一场“输了当代,胜了千秋”棋局( 二 )


后续诚如“隆中对”所计 , 蜀汉大将关羽兵出荆州 , 围樊城、淹七军、战庞德威震华夏 , 许昌以南直至荆州各郡县心向蜀汉 , 遥遥呼应 , 曹操都险些迁都邺城以避锋芒 。 蜀汉迈入巅峰时期;但没人知道巅峰后的坠落如此让人猝不及防 。 觊觎荆州已久的孙权背盟出兵 , 陆逊白衣渡江 , 关羽败走麦城而亡 , 荆州全境丢失 ,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 。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上庸三郡降曹 , 本来汉中与荆襄两个北伐总基地可通过上庸走汉水相连接 , 无论兵力、钱粮的调度都十分方便快捷 , 蜀汉退可据长江而守 , 进可将主力在两地间迂回调度 , 让曹魏疲于应对(蜀军坐船走 , 曹魏军可只能迈开腿跑) , 北伐胜算非常大 。 而伴随荆州失陷 , 上庸三郡成为蜀汉不可守的“飞地” 。
“隆中对”正面临全面失败 , 而刘备的含恨伐吴则是对“隆中对”的紧急补救 , 正是这个连“隆中对”的总工程师诸葛亮都坚决反对的军事行动 , 葬送了蜀汉十年经营的精锐之师 , 与众多中生代蜀汉将领 , 直接导致了后期“蜀中无大将 , 廖化做先锋” 。 夷陵大火烧毁的不仅仅是蜀汉七百里连营 , 更是诸葛亮呕心沥血的“隆中对”最后的希望 。 失去荆州的蜀汉同时也失去了夷陵的大片土地 , 退到永安(现四川奉节)依托山水之险 , 终于形成蜀吴稳定的边界 。 随后面对“隆中对”的失败 , 明知事不可为的诸葛亮依旧选择了六出祁山 , 鞠躬尽瘁报君恩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毫无疑问“隆中对”是伟大的 , 但是在伟大的构想下悄悄隐藏了三个不起眼的破绽 , 而溃堤千里的蚁穴这三个破绽——三个不同的“人心”
自江东小霸王“孙策”占据扬州之前 , 就问策江东名士张弘(江东二张之一) , 当时张弘就给孙策阐述了全据荆扬固长江而虎视中原的战略 , 并为孙策采纳以为国策 。 这条战略不仅是国策 , 更是国仇(孙坚死于荆州) , 孙家对荆州历来志在必得 。 有野史记载 , 赤壁之战后周瑜取南郡之初向孙权献策“二分天下”即假联姻禁刘备 , 取四川 , 全据长江防线 , 从多个资料上去推敲 , 此记载很有可能是真的 。
那么“隆中对”中第一个“人心”的破绽就出现了 , 长江防线只有一条 , 刘孙均想占 , 这就为“隆中对”的失败埋下了第一个伏笔——孙刘两家面和心不和 。 刘备全据益州之后 , “二分天下”之策失败 , 但夺取荆州的依然是孙家国策 。 公元215年 , 刘孙两家就在荆州险些火并 , 最后因为刘备筹备与曹操赛跑攻打汉中 , 需要稳定后方 , 最后勉为其难划了长沙桂阳两郡给孙权(史称“湘水化界”) 。
【爱历史】隆中对是一场“输了当代,胜了千秋”棋局
文章图片
【爱历史】隆中对是一场“输了当代,胜了千秋”棋局】事实证明这是一场失败的妥协 , 此前孙权势力自扬州往西只到豫章(现江西南昌) , 孙权要攻打荆州要不就逆水行舟沿长江而来 , 要不就从赣中盆地翻山越境至汨罗 , 相对困难很多 , 此时双方国界相对稳固 。 而“湘水划界”后由于湘水并不是什么天险 , 双方边界反而模糊化了 。 正是这场失败的妥协导致了后续的白衣渡江 , 蜀汉全失荆州 。 刘孙两家之于荆州不可调和的矛盾 , 正是“隆中对”失败的第一个破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