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书法与气功养生,可谓异曲同工,同在何处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练习或欣赏书法能使情绪稳定、心境平和;气功是中华传统医学的一部分,气功养生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通过摒除杂念、调节情绪以达到强身壮体的目的。书法与气功养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方仅就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中国艺术|书法与气功养生,可谓异曲同工,同在何处
文章插图
一、书法是中国国粹,代表了中国艺术的精神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从工具上看,外国人用钢笔,书法艺术很难发展,中国人用毛笔,即英文中的Brush,如同绘画一样;从文字上看,外国文字是一种音符号码,不容易成为艺术,而中国文字有象形、指事,根本同绘画一样,即我们所说的“书画同源”。漫画大师、散文家、艺术理论家丰子恺先生在《艺术的园地》一文中开门见山地指出:“艺术的主要原则之一是用感觉领受,感觉中最高的无过于眼和耳。诉于耳的艺术中最纯正的不过于音乐,故书法与音乐在一切艺术中占有最高的地位。”书法之作,终为欣赏,则莫过于目,丰子恺先生本为一代画师,在论及艺术的最高地位时,则将中国书法与外国音乐相比,肯定其为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代表了中国艺术的精神。
中国艺术|书法与气功养生,可谓异曲同工,同在何处
文章插图
二、书法与气功养生要旨同出一源气功养生学说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专门论述。二千多年来,各家论著名目繁多,浩如烟海,但其精髓仍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所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简言之,人只有摒除杂念,保持恬静平和的情绪,才能保证精力充沛,身体健康。人们练习书法往往从习练一种书体开始,通过摹、临、背、创作等过程而使之逐步达到书法作品的要求。这一过程要求人们能够专心致志、心平气和、形神如一。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艺术享受,能陶冶性情,排除心中的烦恼和忧虑,还能锻炼肌肉、通畅气血、协调脏腑、平衡阴阳而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中医中的“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及人们常说的好情绪是自己疾病的良医”就是这个道理。书法正是通过调整人的情绪而起到养生祛病的作用。
中国艺术|书法与气功养生,可谓异曲同工,同在何处
文章插图
不同的书体对人情绪的调节也不尽相同。篆书拙野古朴,如枯禅老衲,细览令人解悟;临习使人沉潜,登高临渊,心旷神怡之感油然而生。楷隶字体端庄稳健、秀丽挺拔,仔细玩味能使烦躁不安的情绪趋于稳定平和。行草沉雄豪迈、奔放洒脱,临习起来使人情绪激昂、倜傥俊逸,能荡涤胸中烦忧,使郁闷的心境豁然开朗,对各种精神抑郁症有良好的预防治疗作用。三、书法是一项气功锻炼气功养生通过入静、调息、导引等手段以摒除杂念、怡情畅怀而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书法是一种艺术修养,也是一项气功锻炼。临习时,书写者必须凝神静思,预想字形、意在笔先,然后付诸笔墨。要求做到正襟危坐、抬肘平腕、掌虚指实、五指齐力,使心眼手全身配合一致,相互协调才能把字写好。
中国艺术|书法与气功养生,可谓异曲同工,同在何处
文章插图
用气功语言来说,即要善于运用丹田之气,使通身之力奔赴腕指之间,吐纳自如,气长力足,这样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机畅达,精神调摄,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笔者几年来临习书法有这样的体会:开始入门阶段感到非常困难,从一点一画到如何用笔对于自己来说都是生疏的、难以把握的,但只要持之以恒,每天坚持定时定所、聚精会神地临摹字帖,慢慢地会摸到门径、产生兴趣,甚至欲罢不能。此时身心有了寄托,茶余饭后细细品味那些博大精深、古雅遒润的书法作品,使人情趣盎然,胸中滑滑然一团和气。数载之后,每每把笔临纸,神思若天马行空,又如溪流万淙,直赴笔端,涛涛不绝;虚实相间,纵敛合度;铁画银钩,神采飞扬。喜怒哀乐皆寓于优美的线条之中,人与笔墨融为一体。我认为,这就是气功养生所谓的忘物忘我的“气功状态”。
中国艺术|书法与气功养生,可谓异曲同工,同在何处
文章插图
四、情绪也影响着书法创作活动情绪反过来也会影响书法,不同的人情世故,不同的心境,影响着书家的创作活动。“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暮春之初,天朗气清,休闲盛会,王羲之享有交游群贤之乐,兴之所致,快然自足,写下书文并茂的千古名帖《兰亭序》;颜真卿感于失侄之痛,抚念痛切,震悼心颜,写成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世事翻迁,人情变故,令人感叹唏嘘。“情动于中而形之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嗟叹不足,“书为心画”,书家便会把笔临虚,手随心而舞之了。气功养生通过修心、重德等多种手段使人产生良好情绪,对书家的创作活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