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程门立雪的历史背景( 二 )


【爱历史】程门立雪的历史背景
文章图片

立雪断臂中的达摩何许人也?
达摩 , 汉语的意思为博通 , 原名菩提多罗 , 后改名菩提达摩 , 印度人 , 自称印度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 , 为汉传佛教禅宗派的创立者 。
比之于程门立雪 , 立雪断臂的故事更具传奇色彩和宗教的神秘主义 。
【爱历史】程门立雪的历史背景
文章图片
相传 , 达摩初到中国在金陵传道的时候 , 曾受到神光禅师的轻慢 。 为此 , 神光深感愧疚 , 并决意追随并拜师达摩修炼禅宗 。 即使一再遭到拒绝 , 神光还是追到了达摩坐定修禅的洞外 。 达摩每天在洞中坐禅 , 神光就每天在洞外侍立 。 日复一日 , 达摩一概视之若无 , 不予理睬 。
一个漫天飞雪的傍晚 , 积雪没膝 。 达摩头终于对着洞外说:“想要我收你为徒 , 除非天降红雪 。 ”神光听闻此言 , 二话不说 , 取过一把快刀 , 毫不犹豫地砍向了自己的左臂 。 四溅的鲜血伴着飞舞的雪花 , 就像红雪从天而降 。 当神光将血淋淋的断臂捧至达摩面前时 , 达摩惊呆了 , 顿感神光真的已经知错改过 , 遂放下心中芥蒂 , 正式收神光为徒 , 并另赐法名慧可 , 将自己的衣钵、法器和《楞伽经》四卷都传授给了慧可 。
【爱历史】程门立雪的历史背景
文章图片
慧可得到真传之后 , 将印度佛法教义与当时当地的风土民情相结合 , 对佛教进行了本土化改造 , 使之更加适合东方文化 , 使得禅宗成了日后汉传佛教八大宗影响力最大的一脉 。
为了纪念慧可立雪断臂对禅宗少林的贡献 , 少林寺僧人将寺中的“达摩亭”改名为“立雪亭” , 僧人身披袈裟时 , 也只盖住左肩而露出右肩 , 并且肩头袈裟的一半为红色 , 一半为黄色 。 清朝乾隆皇帝巡游到此 , 感慨良久 , 挥毫题写了“雪印心珠”四字 , 被人制成匾额 , 悬挂于立雪亭内佛龛的上方 。
如今少林寺对面的山上 , 还有慧可当年静居养伤的二祖庵 。
【爱历史】程门立雪的历史背景
文章图片

杨时和游酢均为南方福建人 , 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 , 二人一起到颍昌(今河南扶沟)拜时任颍昌知县的程颢为师 。 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 , 程颢深感二人具有刻苦笃行的心志 , 在后来目送他们南归时 , 意味深长地说:“吾道南矣!”我所研究的学问能够传到南方发扬光大了!
【爱历史】程门立雪的历史背景
文章图片
程颢早逝 , 杨时和游酢又专程赴洛阳拜程颐为师 。 由程门立雪的行为举止 , 程颐在心中进一步强化了兄长对二人心性品行的判断 , 满腔热情地接纳二人为弟子 , 将自己的满腹经纶都传授给二人 。 二人亦不负恩师所望 , 矢志不移地研读二程理学的思想内核 , 致力于新儒学的传播和复兴 , 皆学有所成 , 著作等身 , 也终成一世师表 , 桃李满门 。
有一种精神的本质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菩提达摩在修禅的过程中 , 并非只收了慧可一个弟子 , 还有道育、僧副和尼总等几个高徒 , 却只将禅宗的衣钵传给了曾有过嫌隙的慧可 。 佛界流传有“僧副得禅宗之皮 , 尼总得禅宗之肉 , 道育得禅宗之骨 , 唯慧可得禅宗之髓”的所谓说法 , 是立雪断臂的意志为慧可的接班加了分 , 促成了达摩最终的选择 。
【爱历史】程门立雪的历史背景
文章图片
但不管是依据佛法理念 , 还是从中国古训来理解 , 以慈悲为怀的和尚由禅师神光蜕变为二祖慧可的故事 , 听起来都过分冷酷残忍 。 人的体须发肤皆受之于父母 , 为了达成目的而自残的行为不符合人性道德 , 更不值得提倡和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