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客户端|阿里健康想好下一步了?,焦点分析丨意外“得利”之后( 二 )


盈利进入最后一公里 , 得扶持“新丁”
靠着自营业务这根营收支柱 , 阿里健康的全面盈利路会走得很局促 。
就2020财年业绩来看 , 阿里健康距离全面盈利只差临门一脚 , 近3年来 , 其亏损幅度逐年收窄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的净利润也于上一财年转正 , 本年度保持盈利并同比翻番 。 但接近盈利的背后 , 阿里健康的毛利率却是逐年走低 。
新华网客户端|阿里健康想好下一步了?,焦点分析丨意外“得利”之后
文章图片
36氪制图;数据来源:财报
2017财年 , 医药电商业务首次出现在阿里健康的财报中 , 其毛利率也首次大幅下滑 , 彼时财报解释称“系医药电商业务毛利率相对较低” 。 2018财年 , 阿里健康将业务丰富为四大板块 , 新增了电商平台业务和创新健康相关服务 , 毛利率再度下滑 , 财报解释称“系业务构成较上年发生巨大变化” 。
过去4个财年中 , 电商类业务是阿里健康的中流砥柱 。
2017财年至2020财年 , 其电商类业务的收入占比依次为79.7%、95%、99%、99.2% 。 也就是说 , 阿里健康整体毛利率的下滑 , 是由电商类业务主导 。 而囊括了阿里健康大药房、阿里健康海外旗舰店和阿里健康旗舰店的自营业务 , 又是电商类业务中挑大梁的角色 , 进一步地说明 , 自营业务的毛利率没有太多惊喜 。
阿里健康的业务从最早单一的追溯业务丰富为如今的五大板块 , 但能创收的始终是阿里的老本行——电商 。 在某种意义上 , 阿里健康成了一家纯医药电商平台 。
电商平台做的是赚差价的中间商生意 , 毛利率低是长在基因里的东西 。
参考平安好医生过往年报 , 从2016年开始 , 其健康商城业务毛利率开始在四大业务板块中垫底并逐年下滑 。 截至12月31日的2019年的年报显示 , 平安好医生的健康商城毛利率下降至8.1% , 同期 , 以广告投放为主的健康管理与互动业务毛利率为81.6% , 在线医疗毛利率为44.2% , 消费医疗毛利率为36% 。
过于依赖电商 , 或者说过于依赖自营业务 , 对于阿里健康来说 , 让毛利率很难调头增长 。 在此情况下 , 阿里健康还能向盈利靠近 , 无非是“节衣缩食过日子” 。
2020财年 , 阿里健康的四大费用中 , 仅履约费用(物流仓储)增速提升 , 其他三项均收紧了投入步伐 , 其中 , 市场和销售推广开支增速降低了近7成 。 阿里健康本年度亏损大幅收窄的原因便在于此 。
新华网客户端|阿里健康想好下一步了?,焦点分析丨意外“得利”之后
文章图片
36氪制图;数据来源:财报
新上任的阿里健康CEO朱顺炎在财报中表示 , 疫情期间 , 阿里健康主动放弃了包括成人计生、隐形眼镜、非疫情器械等非疫情类目的营销宣传 。 对应1H2020财报数据 , 阿里健康的市场和销售推广开支增速为112.5% , 这验证了其“主动放弃”一说 。
需要注意的是 , 阿里健康依靠自营业务增长 , 而自营业务由活跃用户数据驱动 , 高额的营销费用则用来催长活跃用户规模 。 疫情以来 , 互联网医疗走上风口 , 用户热情高涨 , 即使阿里健康缩减了相关营销投入 , 但其自营业务的活跃用户数却涨至4800万 。
缩减营销开支非但未影响主营业务 , 还附送了亏损大幅收窄的意外惊喜 。
从亏损收窄到全面盈利 , 踏出这最后一步 , 阿里健康有两个选择 , 要么继续控费 , 要么寻找新的更赚钱的业务 。 疫情带来的用户是一次性的 , 控费意味着牺牲增长 , 阿里健康应该深知这一点 , 早在2018年就选择了后者——发展创新业务 。
在过去两份财年报告中 , 阿里健康花了不小的篇幅来介绍医疗AI系统、互联网医院、C端服务业务——截至2020年3月31日 , AI技术服务在近170家医院上线使用 , 400家医疗机构入驻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 , 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签约医疗机构超15000家 , 该频道在2020年1季度累计活跃用户数超3.9亿 。 业务进展都摆在明面上 , 可创新业务就是不善生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