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旅游的哆啦TB|鸡杂好了,整起哈,不吃冷了咯( 二 )


我还记得小时候吃的黔江鸡杂 , 刚上餐桌的时候油汪汪满盆 , 汤汁的量介于干锅到火锅之间 , 以漫过食材表面为度 , 不开火直接吃 。 厚厚的一层油起到保温的作用 , 面儿上轻易不冒烟 , 下箸捻起的心肝脾肺肾都是滚烫 。
吃到一半 , 服务员走来往里面加汤 , 随后干锅也就立马变身火锅 。 食客们把大盆包菜和豆芽扔进锅里慢慢煮着 , 喝上两瓶啤酒 , 扯上一会儿闲篇儿 , 夹上几筷子蔬菜 , 小日子也活络起来 。
一时间 , 黔江鸡杂在重庆大街小巷花开遍地 。
就像任何一段爱情都会从热恋最终走到平淡 。 黔江鸡杂在占据重庆人夜生活数年后 , 还是没能敌过沧海 , 无奈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少 。 火锅和干锅店慢慢填补了这些空缺 。
但黔江鸡杂在重庆完全消失了吗?
当然没有!彼时的古镇磁器口虽说现在已经几乎化身成和全国其它“古镇”大同小异的商业街 , 但是石板路边开设的几间鸡杂老店都还是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
这些改名为“古镇鸡杂”的餐馆即使抹去了“黔江”的地名 , 却依然延续了当年黔江鸡杂作为江湖菜的分量和味道 。
不同的是 , 在黔江鸡杂问世的二十年里 , 鸡杂早已从一个厨余废料登堂入室 , 和鸡肉的价格保持了微妙的动态平衡 。
和我小时候吃到的黔江鸡杂不同 , 古镇鸡杂里除了上面覆盖的满满当当的一层鸡杂和泡椒泡萝卜之外 , 生脆的豆芽和包菜也被高高垫起 , 一同被端上餐桌 。 这样的一锅鸡杂端上来的时候就要开火 , 直到整餐结束 。
这些年 , 每次我回到重庆 , 都会和朋友约上一顿鸡杂锅子 。 至于是在犄角旮旯里觅到残存的“古镇鸡杂” , 还是和外地游客抢占“黔江鸡杂”的座位 , 似乎并没有所谓 。
点上一锅鸡杂 , 心肝肠胗的脆嫩绵香的多重质感在口中交织 , 再来上一口泡菜的灵魂刺激 , 时间仿佛瞬间回到十几年前 , 回到那些跟朋友胡吃海喝侃遍世界大山的夜晚 。
对了 , 得提一句:一锅鸡杂好吃与否 , 泡椒泡萝卜做的好不好至关重要—— 川渝地区的居民对于某家餐厅的泡菜是否好吃这个问题永远持有“适口者珍”的相对主义态度 , 名分于是变得不再重要 。
有人爱咸 , 有人爱酸 , 个人好恶又决定一切 , 所以各家味道上的不同 , 充其量算是“差异” , 不算“差距” 。
爱旅游的哆啦TB|鸡杂好了,整起哈,不吃冷了咯
本文插图
黔江鸡杂起于家常 , 每家每户之间本就无常 , 所以自然就没有标准 。 不过江湖菜馆里仍有江湖上的规矩 , 那些推杯换盏 , 畅快淋漓仿佛才是杂乱生活里的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