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他:审秋瑾如故交聊天,斩秋瑾系被逼无奈,秋瑾死后他悬梁自尽

(说历史的女人——第39期)
1907年7月15日 , 在绍兴市轩亭口刑场 , 秋瑾被清朝的法律执行了死刑 。 是的 , 是清朝的法律(凡是威胁到清廷利益者 , 皆得死) 。 不过 , 这时候的清朝已是腐朽的清朝 , 政权岌岌可危 , 外不能对抗世界强敌 , 内不能安万千百姓之心 。 有的只是在自我封闭中垂死挣扎 , 对外委曲求全 , 对内则暴力镇压 。 秋瑾 , 正是如此时代的清醒者和反抗者 , 但是同时也是牺牲者 。
时间往前稍微推一下 , 在秋瑾牺牲的前一年 , 也就是1906年秋天 , 秋瑾与徐锡麟等会党领导人在上海聚首召开会议 , 主要是商讨、确立有关浙皖两省反清武装工作思路 。 会议方案定下来后 , 秋瑾就回到了故乡山阴县 , 在这里秋瑾有一个秘密工作之地 , 便是山阴县大通学堂 。 秋瑾常以此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 。
【历史故事】他:审秋瑾如故交聊天,斩秋瑾系被逼无奈,秋瑾死后他悬梁自尽
文章图片
秋瑾图1
为了给武装起义做准备 , 秋瑾在学校增设了体育课 , 但实际上主要是为了培养军事人才 。 新任绍兴府山阴县的知县叫李钟岳 , 进士出身 , 为人清廉 , 却极开明 。 因对秋瑾之才华和人品的赏识 , 故对其所从事的革命活动是睁只眼闭只眼 , 不作干预 。
秋瑾就在这样的条件下顺利开展工作 , 一边组织人 , 一边还悄悄从上海买回来一批武器 , 包括枪支弹药 。
但是秋瑾运气不好 , 手下有个“猪队友” , 此人叫聂李唐 。 在起事前夕 , 此人把起事的机密给无意泄露了出去 。 武义县知县接到密报后 , 立即派兵把聂李唐家包围起来 , 进行搜捕 。 结果在聂李唐家里搜到了一本会党名册——这玩意儿可是要命的东西 。
不过这还不算 , 与此同时 , 还有一件不幸的事——时任安徽武备学堂副总办、安徽巡警学堂会办的徐锡麟派往上海购买兵器的光复会员不幸被抓 , 受到了严刑拷打 , 结果承受不住 , 就招供了 。 徐锡麟得到消息后 ,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干脆就提前起义 , 在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上 , 杀了安徽巡抚恩铭 , 带着学生起义 。 但因准备仓促 , 激战只进行了四个小时左右 , 便以失败告终 , 徐锡麟也被抓 , 次日被残杀 。
徐锡麟的“安庆失败” , 把秋瑾的危机上升到了一个李钟岳无法“睁只眼闭只眼”的程度 , 因为有人跑到绍兴府告状了 , 告秋瑾的罪名有两条:
第一条是秋瑾是会党的首领;
第二条是秋瑾和徐锡麟是表亲 。
时任绍兴府知府的是贵福 , 贵福和恩铭皆为满人 。 原本对革命党就没好感 , 如今革命党人又杀了自己的满胞 , 于是对此事格外重视 , 亲自跑到杭州拜见张曾扬 , 此人是张之洞的同族侄曾孙 , 当时担任浙江巡抚 。
【历史故事】他:审秋瑾如故交聊天,斩秋瑾系被逼无奈,秋瑾死后他悬梁自尽
文章图片
张曾扬
张曾扬听了贵福的汇报后 ,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至少从贵福的口中听来是严重的 , 说秋瑾以大通学堂为根据地 , 纠结了一伙反清同伙 , 多达数百人 , 且有数百枪支 , 密谋于6月10日进行武装叛乱 。
此事的戏剧之处就在于 , 如何看待和如何处理 , 确实考验张曾扬 。 若事未发而先处理 , 对于大清而言是没有错的 , 至少不会落下政治把柄 , 可保头上乌纱帽;若等事发而有备处理 , 对于大清而言可能会引起一阵恐慌 , 张曾扬就会落下政治把柄 , 于仕途不利;但是 , 从事发后的情况来看 , 决定事情处理后果的 , 已经不是清政府 , 而是全国的舆论 , 张曾扬因抓捕秋瑾 , 受到舆论狂潮的谴责 , 虽然清政府为了保护这个忠心耿耿的官员 , 几经调任和安排 , 但张曾扬承受不了舆论的谴责 , 身心忧闷 , 称病辞官回老家去了 。
且说乱世之中头绪繁杂 , 张曾扬的眼界有限 , 也是情有可原 。 所以 , 他听说秋瑾要搞叛乱 , 就赶紧派新军第一标标统李益智率兵三百 , 和贵福奔赴绍兴 。 山阴县知县李钟岳获悉后 , 赶赴绍兴面见贵福 , 陈述说大通学堂没有犯法行为 , 不知大人为何对其采取武力措施 , 是有何凭证?如果动武 , 恐怕引起地方不安哪 。 恳请贵福掌握确凿实据后 , 再用兵不迟 。
贵福心里老大不快 , 但也确实没有动武的实据 , 只好暂时作罢 , 待寻机再图之 。 可是李钟岳回来后 , 一心想保大通学堂的师生 , 想让他们离开 , 可是大通学堂的师生却不愿离开 , 反而要求提前起义 , 去攻打绍兴府 。 但是秋瑾权衡再三 , 认为目前力量薄弱准备不足 , 若提前起义必会失败 , 失败就会造成没有价值的牺牲 。 因此 , 她基本上是按照李钟岳的愿望行事 , 密令大部分学生疏散离开 , 自己则和三十余名不愿离开的师生 , 继续留在大通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