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1917年四川彩色老照片:“天府之国”的日常生活

1917年 , 美国社会学家甘博进入四川 , 拍摄了这个“天府之国”的珍贵影像 , 距今已有百年时光 。 后来 , 可能出于为他人做展示的目的 , 甘博对部分照片进行染色 , 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彩色老照片 。
1917年 , 达州 , 正在劳作的木匠 。
【历史故事】1917年四川彩色老照片:“天府之国”的日常生活
文章图片
1917年 , 成都北门口的挑夫 。
【历史故事】1917年四川彩色老照片:“天府之国”的日常生活
文章图片
这些照片记录了四川百姓的10个生活场景 , 带给人强烈的穿越感 , 今昔相比 , 真是有天上地下之别 。 感谢现在的美好生活 。 四川虽然是膏腴之地 , 但当时社会动荡、军阀混战 , 百姓不得安生 。
1917年 , 理县杂谷脑守备高益斋一家 。
【历史故事】1917年四川彩色老照片:“天府之国”的日常生活
文章图片
守备是杂谷脑屯的最高长官 , 管理全屯一切事务 。 他们身后挂着“吕端大事不糊涂 , 诸葛一生惟谨慎”的对联 , 应为高守备恪守的为官之道 。 高益斋1911年曾响应反清斗争 。
1917年 , 资阳 , 男子扛着一大堆铜钱去市场 。
【历史故事】1917年四川彩色老照片:“天府之国”的日常生活
文章图片
这位大哥实在是太高调了 , 你用的这种铜钱是前清流传下来的么?
1917年 , 遂宁 , 踩水车的农民 。
【历史故事】1917年四川彩色老照片:“天府之国”的日常生活
文章图片
水车是一种古老的灌溉工具 , 通过用力转动木辐条 , 将水引到沟渠内 , 进而流到农田里 。 照片中出现的这种水车属于小型的 , 由农民自建而成 , 在没有水利工程的地区 , 发挥了重要作用 , 确保了农民的收成 。
1917年 , 金堂县 , 弹棉花的手艺人 。
【历史故事】1917年四川彩色老照片:“天府之国”的日常生活
文章图片
弹棉花是我国传统手工艺之一 , 目的是让棉花更加松软 , 从而适合做棉衣或缝棉被 。 这些手艺人常年在外为人弹棉絮 , 俗称“弹棉郎” , 挣一点辛苦钱维持家庭生计 。
1917年 , 茂州 , 玩耍的孩子 。
【历史故事】1917年四川彩色老照片:“天府之国”的日常生活
文章图片
污水烂泥 , 两个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 。 上个世纪80年代 , 小编在山东农村也是如此 。 爸妈忙于挣口粮 , 根本没空陪伴孩子 , 左邻右舍的小朋友就结伴玩耍 , 掏鸟窝、玩弹弓、撒尿和泥 , 每天都把自己搞得脏兮兮 。
1917年 , 绵阳 , 一桩正在进行的小生意 。
【历史故事】1917年四川彩色老照片:“天府之国”的日常生活
文章图片
大家能看出他们在干什么吗?左边那位男子是出租烟斗的小商贩 , 他将装满烟丝的烟斗拿给顾客过瘾 。 这真是很少见的生意 , 不知道烟嘴的卫生是如何保障的?现在没有这种出租烟斗的生意了吧?
1917年 , 汶川 , 打谷子的农民 。
【历史故事】1917年四川彩色老照片:“天府之国”的日常生活
文章图片
没有任何机械的时代 , 种田是个高强度的体力活 。
1917年 , 都江堰 , 飞架岷江南北的竹索桥 。
【历史故事】1917年四川彩色老照片:“天府之国”的日常生活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1917年四川彩色老照片:“天府之国”的日常生活】相传 , 这座桥建于战国末期 , 是著名的古桥 。 该桥以木排石墩承托 , 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 , 上铺木板为桥面 , 两旁以竹索为栏 。 现在 , 竹索桥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