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李氏朝鲜赴清使臣的外交才能如何

使臣的外交才能较高的文化修养只是展示赴清使臣个人修养的一个方面 , 而另一方面则是赴清使臣的外交才能 。 现代的外交是指 , 主权国家为实现对外政策 , 在和平、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外事活动 。 然而 , 清、朝两国之间的“外交”是在宗藩关系的背景之下展开的 。 李氏朝鲜按照清朝的规定 , 定期使行履行朝贡任务 , 而出使的赴清正使无疑就是代表李氏朝鲜的“外交官” 。
【历史故事】李氏朝鲜赴清使臣的外交才能如何
文章图片
这些赴清使臣既要完成使行任务 , 也会处理两国相关的“外交”事务 。 处理这些事务时 , 不仅要维护本国利益 , 而且还要充分协调两国的关系 , 这对使臣的外交才能是极大地考验 。 清、朝两国宗藩关系的确定是建立在武力征服的基础之上 , 而且李氏朝鲜自称“小中华” , 被迫奉清朝“正朔” , 但是李氏朝鲜私下依旧尊明朝为宗主国 。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 清朝实行高压政策迫使李氏朝鲜对其臣服 。
一、崔鸣吉的远见卓识
李氏朝鲜遣使初期 , 清朝依旧对其采取高压政策 , 要求李氏朝鲜以世子为质、进献大量贡物、出兵助战等苛刻条件 。 这一时期出使的赴清使臣就对清朝提出的苛刻条件进行斡旋 , 同时也展示出非凡的外交才能 。
1.临危受命
崔鸣吉具有非凡的外交才能 , 在国家面对危机时 , 他就展现过不同于常人的远见卓识 。 天聪元年皇太极“命大贝勒阿敏、贝勒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岳托、硕托、统大军往征朝鲜” , 李氏朝鲜将此役称之为“丁卯胡乱” 。 在此之前 , 李氏朝鲜经历“壬辰倭乱” , 国力削弱、武备废弛 , 已无同后金军队作战的能力 。
【历史故事】李氏朝鲜赴清使臣的外交才能如何
文章图片
在面对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 , 崔鸣吉不同于其他官员 , 而是客观、理智的分析当前形势 , 史载:“丁卯春 , 金人入寇 , 连陷义、定、安三城 。 列镇皆奔溃 , 朝野汹骇 。 虏到平壤 , 以书求和 。 公在宾厅 , 言于诸宰曰:‘国小力弱 , 虏势张甚 , 不如异辞以缓之 。 ’”正是在崔鸣吉的极力主张之下 , 李氏朝鲜与后金议和 。 这一次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 也为李氏朝鲜争取了数年的喘息之机 。 清朝曾要求李氏朝鲜出兵助战 。
但是 , 就李氏朝鲜而言 , 国力羸弱 , 根本无力出兵 。 崔鸣吉在出使期间 , 就如何避免本国出兵之事 , 极力周旋 。 史载:“至沈 , 清人列坐衙门 。
招公诘责曰:‘今此征兵 , 乃大国重事 。 何人敢为沮塞乎?’公曰:‘我身为首相凡本国之事 , 无不主管 , 此事专出于我 , 惟愿一死 。 ’公不少摄 , 以身自当 , 清主义而释之 。 以此终公在相府 , 一不助兵 , 始公之赴北也 。 ”从清朝相关官员与崔鸣吉的对话就不难看出 , 清朝有携战胜之威 , 故意刁难崔鸣吉之意 。 反观崔鸣吉则表明自己的身份 , 不卑不亢 , 据理力争 , 最终使得李氏朝鲜免于本次出兵助战 , 但是由于李氏朝鲜“在明朝与后金之间 , 始终遵守崇明排金的原则 , 处处维护明朝利益 。 ”
【历史故事】李氏朝鲜赴清使臣的外交才能如何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李氏朝鲜赴清使臣的外交才能如何】2.签订条约
这也导致两国矛盾激化 , 爆发第二次战争 , 李氏朝鲜将之称为“丙子胡乱” 。 此次崔鸣吉依旧力排众议 , 坚持主和 。 但是 , 此次李氏朝鲜被迫签订《南汉山城条约》 。 按照双方条约规定 , 李氏朝鲜定期向清朝派遣使臣 , 履行朝贡义务 , 在条约之中亦有从李氏朝鲜征兵助战等相关事宜 。 清崇德二年 , 崔鸣吉以谢恩陈奏兼圣节年贡使的身份出使清朝 , 此次出使 , 从崔鸣吉带回的表文来看 , 清、朝两国就征兵一事 , 进行商讨 。
皇太极回复朝鲜国王李倧的表文称:“览王奏称‘小邦自经兵祸 , 国内空虚;又称民间相传有征兵之命 , 疑惧逃徙 , 且牛疫起于国中等语 。 诚若此 , 则王(李倧)之奏请固宜 , 朕岂虑不及此 , 但征兵自当量时度势 , 讵可强以所难堪乎 。 ’”可见皇太极就李倧陈述国内情况予以理解 , 并表示会考虑到李氏朝鲜的实际情况 , 不会强人所难 , 征发李氏朝鲜士兵之事 , 也就不了了之 。
虽然此处没有记载崔鸣吉出使期间的相关活动 , 但单凭李倧上奏的表文 , 可见皇太极不可能轻易放弃从李氏朝鲜征兵的决定 , 应是崔鸣吉出使期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外交才能 , 从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得以改变皇太极的决定 。 就这点而言 , 李氏朝鲜不用从本国征发士兵 ,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 减少了大量支出 , 对本国国力不失为一种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