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大秦帝国的郡县制( 三 )


是说帝尧命人制定了历法 , 用来指导农业生产 , 就像题主说的“
我们一说三皇五帝都觉得一个个仪表堂堂 , 前呼后拥 , 但是历史上的原型可能就是个腰上裹了块破布乃至兽皮的糙汉子 , 老说皇帝的金扁担 , 但是三皇五帝那时候人家真是一副老农老猎人的形象 。
” , 不过从考古来说 , 人家可能确实物质条件匮乏 , 没电、没手机 , 可人家不一定就是糙汉子
【历史故事】大秦帝国的郡县制
文章图片
▲陶寺古观象台遗址复原(春分)
陶寺古观象台的发现 , 说明史书上虽然隔着上千年 , 但是里面的“敬授人时”绝非空穴来风 , 再结合陶寺所发现的朱书陶文:
【历史故事】大秦帝国的郡县制
文章图片
▲陶扁壶及其上的朱书文字
一方面根据碳十四的年代测定 , 陶寺遗址的时间距今约为4600年至4000年左右 , 跟史书上所记载的尧舜禹时代大致吻合 , 另一方面对于陶文的文字 , 其中的一种观点是上部是有转角的“◇”即土字 , 中部为一横画 , 下部为“卩”字 ,
葛英会先生《破译帝尧名号 , 推进文明探源》(见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第三十二期)认为 , 何驽先生的见解符合该字构形的分析和判断 , 并引用先秦文字的相关资料 , 对古“尧“字的构字方式、形体演变提出申论 , 指出该字确是一个人字与土字相加的复合字 , 乃目前已知尧字最古老的一种写法 , 进一步阐明 , 尧字的本意当如《诗?小雅?车辖》“高山仰止 , 景行行止”所咏 , 言尧是高
(陶寺遗址出土4000年前扁壶朱书文字成功破译) , 所以是不是看起来尧舜禹其实也就不那么传说了?
又比如曾侯乙编钟:
【历史故事】大秦帝国的郡县制
文章图片
▲曾侯乙编钟
历史书上给我们说 , 春秋末期礼崩乐坏 , 那怎么个礼崩乐坏法?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古人说的“礼” , 据《周礼·春官·大司乐》所载:
正乐悬之位:王宫悬 , 诸侯轩悬 , 卿大夫判悬 , 士特悬 。
然后这一堆子“悬”都是啥?是不是一脸懵?不要紧 , 后面宋代的陈旸在《乐书》给解释了:
宫县(古通“悬”)四面象宫室……;轩县阙其南……;判县东、西之象……;特县则一肆而已 。
也就是说 , 周天子的宫悬是采用四面相围布置、而诸侯的轩悬则去掉南侧一面 , 只有三面 , 大夫再去一面……
接下来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套曾侯乙编钟(公元前五世纪的辉煌--曾侯乙编钟(上)) , 这一串溜 , 小伙子作为一个诸侯王来说 , 是不是就有点儿过分了 。
再比如说 , 玉琮:
【历史故事】大秦帝国的郡县制
文章图片
▲“良渚人”的玉琮
博物馆看到也好、历史书上介绍也好 , 都给咱们说这代表着古人认识世界“天圆地方”理念的体现 , 那……这么一块破石头咋还就上升到哲学高度了咧 , 是不是太牵强了 。
不过如果看过史书 , 比如《大戴礼记·子天圆》:
单居离问于曾子曰:「天圆而地方者 , 诚有之乎?」曾子曰:「离!而闻之 , 云乎!」单居离曰:「弟子不察 , 此以敢问也 。 」曾子曰:「天之所生上首 , 地之所生下首 , 上首谓之圆 , 下首谓之方 , 如诚天圆而地方 , 则是四角之不掩也」
你看 , 这曾子说的 , 天圆地方说的就是地是四方形的、天是个圆的 , 然后这个圆盖不住四个脚 , 再看看这玉琮 , 可不就一模一样嘛 , 当然也可以整一个在手上把玩把玩:
【历史故事】大秦帝国的郡县制
文章图片
良渚博物院小二节玉琮良渚远古文明玉器元素国潮文创
京东
¥468.00
去购买
最后再回到题主这个问题:“
史书上的记载很多并没有现代考古准确吧
”那为啥还要看史书 , 直接看考古他不香嘛?因为很多时候 , 你压根就不知道挖出来的它是个啥啊 , 比如说前面的玉琮 , 不看书 , 早已经先入为主地球是圆的概念的现代人 , 鬼才能想到这货代表的是天圆地方……
当然 , 另外也还有一个原因 , 考古为了不丢失任何一个细节 , 挖掘是很慢很慢的 ,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殷墟 , 从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起也有快百年了 , 即使因为期间战乱中断 , 到解放后恢复考古发掘也有数十年了 , 可人家才挖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