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泰山上写着“虫二”两字,日本人问专家不能答,郭沫若却说很简单

众所周知 , 泰山自古以来就素有“天下名山第一”、“五岳独尊”的美誉 , 也是历代帝王封禅、文人墨客争相前往的场所 。 而正因如此 , 在泰山之上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 , 譬如像孔子的《邱陵歌》、曹植的《飞龙篇》、杜甫的《望岳》等都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 。 然而 , 除了诗文佳作外 , 在宏大的泰山山体上还留下了许多石刻、碑碣供游人赏析品玩 。
但要说其中最著名的一个石刻 , 就是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却又非常向往的“虫二”石刻了 。 “虫二”石刻位于泰山万仙楼附近登山路边 , 乃是清朝光绪年间济南才子刘廷桂在游览泰山时所题刻 , 目前是泰山“七十二景”之一 。 作为众多游人争相游玩之地 , “虫二”石刻究竟代表了什么含义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 已至陪同日本人游览此地的中国专家也不能作答 , 因此这些人还曾就围绕“虫二”二字展开过激烈的讨论 。
【爱历史】泰山上写着“虫二”两字,日本人问专家不能答,郭沫若却说很简单
文章图片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 , 由于中美关系的缓和 ,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外交关系也逐渐恢复正常化 。 伴随着两国关系的友好往来 , 民间的文化交流也随之迎来新高度 , 这个时候便有许多日本学者来到中国学习考察中华文化 , 而泰山作为“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 , 又历经数十次的皇帝祭祀活动 , 这里的文化价值自然是不言而喻 。 于是日本学者就在中国专家的陪同下 , 来到了气势磅礴的泰山游玩 。
显然 , 这些日本学者是有备而来 , 一路上滔滔不绝 , 在尽情欣赏泰山无限风光的同时 , 他们还对泰山上古人留下的文化痕迹一一讲解 , 品头论足 。 直到路过泰山上写着“虫二”两字的石刻时 , 这群日本人才停下脚步 , 他们驻足欣赏对这两个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可大家谁也不知道深意 。 当问及随行的中国人员时 , 中国专家也是一头雾水不能作答 , 最终这“虫二”石刻被日本人嘲讽地认为:这只是中国古人的一个恶作剧罢了 , 根本就没有任何含义 , 实为故弄玄虚!
【爱历史】泰山上写着“虫二”两字,日本人问专家不能答,郭沫若却说很简单
文章图片
说实话 , 日本学者搞不清楚太正常了 , 这俩字许多中国人可能都无法知其意 。 后来直到郭沫若先生和朋友一起爬泰山时看到这块石头 , 身边的友人也是不解的向他询问 , 郭沫若思考片刻告诉大家:答案其实很简单 。 作为文化方面的巨匠 , 同时又是对于历史学非常有研究大家 , 只见他轻轻地在这两个字上面比划了几下 , 大家顿时就明白了 。 原来 , 这“虫二”俩字本是“风月”(繁体字) , 繁体字的“風”字 , 去掉里边的一撇和外面的边儿 , 就剩个“虫”字;“月”字去掉四周的边儿就剩下个“二”字 , 其意乃是“風月无边”之意 。
这么一解释 , 身边的人都明白了过来 , 大家都称赞郭老学识渊博 , 见识广 , 同时更是感慨古人的智慧无穷 。 随后 , 郭沫若先生又对这泰山上的“虫二”石刻缘由作出解释 , 这块刻石乃是年仅12岁考中秀才的刘廷桂所题镌 。 相传 , 当年刘廷桂邀请杭州友人登泰山至此 , 谈及杭州西湖的无边风月亭 , 刘廷桂受到启发 , 当即挥毫写下了“虫二”二字 , 并对友人讲:这里虽无无边风月之亭 , 但却有风月无边之意 。 至于刘廷桂为何直接写“虫二”俩字 , 便是因为当年乾隆下江南之时 , 在西湖的湖心亭已经提过“风月无边”这几个字 。 为了避讳 , 刘廷桂灵机一动题下“虫二” , 寓意风月无边 。
【爱历史】泰山上写着“虫二”两字,日本人问专家不能答,郭沫若却说很简单
文章图片
其实 , 对于“虫二”解释的版本有挺多 , 除了郭沫若先生解释的之外 , 我们通过史料发现“虫二”二字由来已久 , 早在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的《坚瓠集》里就有引用 。 文中所记载了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经常出入风花场所 , 有一次他结识了一名叫湘英的妓女 , 因为湘英也多才多艺 , 两人初次见面就相谈甚欢 , 最后在告别时唐伯虎就给湘英写下“风月无边”四个字 。 据《坚瓠集》原文记载:“唐伯虎题妓湘英家扁云:“风月无边” 。 见者皆赞美 。 ”
当时 , 能得到大才子唐伯虎赏识 , 而还留字作以赞美是何等荣幸 , 所以妓女湘英非常欣喜 , 她认为唐伯虎是在夸奖她 , 称她有魅力 , 有才情等等 。 但在湘英没高兴多久 , 就被另一位才子祝枝山一语点破 , 其实唐伯虎是在夸赞自己 。 大家都知道 , “大虫”在古代是老虎的称呼 , 又因为“伯仲”有排名之意 , “伯虎”就代表“大虫” 。 因此 , 唐伯虎送给妓女湘英的这四个字 , 其实是在夸赞自己比湘英还要“风流” , 还有“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