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在我国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在演变过程中还衍生出很多与之相关的文化。对文字有研究的人会发现,汉字其实具有模糊性。
尤其是那些多音字,不同的读音就意味着不同的含义。也正是汉字的这种特征,让中文成为最难学习的语言,使得无数外国友人抓耳挠腮。
而我们现在对于很多汉字的理解,和古人对它们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并且很多过去的说法,我们都不能理解它们的含义。
比如在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台词,“客官,请问您是打尖还是住店?”,这是在店小二口中经常听到的话术,其中的住店很好理解,那么打尖到底是什么含义呢?
文章插图
一、“打尖”的含义要想知道“打尖”的含义,其实我们可以从客官的回答中来猜测。就拿《武林外传》来举例,每逢店里来客人的时候,白展堂都会问出类似的问题。
这时候客人的回答一般都只有两种,一种就是说自己有几个人,想要住什么样的客房,会连续住几天等等。
这个答案很明显就是对应“住店”这个说法的,也是给店小二问题的回应。还有一种客人通常会说“来两斤烧酒,几两牛肉”等等。
若前面的说法是回应住店,那么后面的说法很明显就是回应“打尖”。由此我们就可以猜测,“打尖”或许就是指吃饭的意思。
文章插图
其实这种说法很好理解,因为外出的时候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吃饭和住宿,而客栈也主要提供这两种服务。
所以一般店小二都会问客人是要吃饭还是住店,即便说法稍微有点差异,但是表达的含义都大致相同。
二、“打尖”源于何处?其实“打尖”这个词汇很可能是后来的误传,最开始可能是“打间”,意思就是外出的时候找地方吃饭,稍微停顿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出发。
但是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给,逐渐被人们误解,所以就逐渐变成了“打尖”。不仅仅是现代人无法理解,很多古代人也都无法理解。
文章插图
对此还有专门的民俗作家对此做出了解释,在清末时期有一位名叫福格的人,他把自己所了解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全部都记载到《听雨丛谈》这本书籍之中,以供后人了解相关的文化。
此外福格还提到,外出吃饭除了叫“打尖”之外,还能说成“打火”。说到“打火”其实就比较好理解,因为家家户户做饭都需要用火,这样的说法也更为贴切,能够直接体现出其背后的含义。
【 汉字|古人到客栈,店小二会问“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打尖是何意?】然而这样的说法,在客栈使用却不太合适,所以才会有“打尖”的说法。关于“打火”,元朝时期的《西厢记》当中也有相关的用法,可见这个词汇在古代较为常用。
文章插图
三、现代人所赋予的新的含义现代社会人们依旧会使用“打尖”这个词汇,但是被人们看作是“打发舌尖”的简称。“打发舌尖”自然很好理解,就是说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
近几年我国有很多关于美食的纪录片,比如《舌尖上的中国》、《早餐中国》等等,这些纪录片收录了全国各地比较有特色的食物以及它的制作方法。
在宣传中国传统美食的同时也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从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将“打尖”理解为“打发舌尖”就更容易理解了,毕竟我们需要用舌头去品尝所有的食物,进而让我们的身心变得更加愉悦。
文章插图
此外现代还有很多其他的说法,比如说“打牙祭”,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去吃一顿好吃的,或许味蕾长时间没有得到满足,会显得特别“空虚”,这时候就需要美味的食物来唤醒它的活力。
无论如何,这些词汇都和食物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地区的“打尖”都是一样的含义,在某些南方地区,比如说广东地区,“打尖”的含义并非是吃饭,而是吃饭的意思。
若是在外面随便说“打尖”,人家可能还会瞧不起你。即便你的意思是去吃饭,然而人家并不会这样理解,所以还是稍微注意一点比较好。
文章插图
结语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对于同一个词汇,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们平时需要多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以免到时候闹笑话。
- 美术家协会|展览推介丨看名家真迹,请到郑州美术馆(二)
- eszter|妈妈每周带女儿摘野菜 并利用找到的食材做饭
- 世界杰出|烟台市政协委员孙健:要让游客一来烟台,就知道到了国际葡萄酒城
- 专家们|殷墟大墓曾出土一个鼍鼓,古人制鼓为何不去甲片,让人至今想不通
- 外卖|真尴尬!英国女子情人节当天点印度外卖,不料收到火辣内衣
- 艺委会|展览推介丨看名家真迹,请到郑州美术馆(一)
- 晚饭|专家建议:晚饭只吃七分饱!“七分饱”到底是多饱?
- 上海市|彝家火腿香飘四方
- 香椿芽|香椿一到,春日报道?在吃这种春天之味前,还需注意这2个禁忌
- 红枣|购买到2袋过期夹心红枣 消费者要求盒马鲜生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