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蒋介石为何执意要“攘外必先安内”?只因崇祯,不执行这一政策亡国( 二 )


大臣们并非不知道“攘外”与“安内”两线作战绝不是上策 , 但谁都不敢提倡与清军议和 , 全力对付“安内”战场 。
崇祯十年 , 这个僵局被杨嗣昌打破了 。 正在家乡披麻戴孝“守制”的他 , 被皇帝夺情起复 , 受命于危难之际 , 出任兵部尚书 。
他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触及这个敏感话题 , 在《犬马十年遇主疏》中提出摆脱内外交困的三大方针:
第一 , 必先安内然后才能攘外;第二 , 必先足食然后才能足兵;第三 , 必先保民然后才能荡寇 。 杨嗣昌把“必安内方可攘外” , 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 , 反映了他的胆识 。
在此之前兵科给事中颜继祖也提出过“灭奴先灭寇”的主张 , 但失之空洞 , 没有引起崇祯皇帝的重视 。 杨嗣昌却分析得头头是道 , 无怪乎崇祯皇帝要拍案叫绝:“恨用卿晚!”
3、“攘外必先安内”的成效
“攘外必先安内” , 其实是古已有之的传统政治准则 。
张居正早在隆庆二年的《陈六事疏》中提到“固邦本”时 , 就明确地说:“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 ”
【历史故事】蒋介石为何执意要“攘外必先安内”?只因崇祯,不执行这一政策亡国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蒋介石为何执意要“攘外必先安内”?只因崇祯,不执行这一政策亡国】人们决不会以此谴责张居正大节有亏 。
杨嗣昌此时此地慎重其事提出“必安内方可攘外” , 当然并不是重复张居正的套话 , 而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崇祯二年与崇祯九年后金武装两次突破长城要塞南下所构成的外患 , 与正在蔓延的“流寇” , 驰骋中原的内忧 , 两者之间孰先孰后 , 是无法回避的重大战略抉择 。
几天以后 , 他在《敬陈安内第一要务疏》中 , 再次展开分析:
窃以为天下大势譬如人身 , 京师是头脑 , 宣大蓟辽等边镇是肩臂 , 黄河以南大江以北中原大地是腹心 。 现在的形势是 , 边境烽火出现于肩臂之外 , 乘之甚急;“流寇”祸乱于腹心之内 , 中之甚深 。 急者固然不可缓图 , 面深者更不容忽视 。 所以臣说必安内方可攘外 , 并非缓言攘外 , 正因为攘外至急 , 才不得不先安内 。
如果人们不带先入为主的成见 , 设身处地从明朝政局的实际情况出发观察 , 那么 , 杨嗣昌所提出的“必安内方可攘外”的方针 , 毫无疑问是当时唯一可取的选择 。
【历史故事】蒋介石为何执意要“攘外必先安内”?只因崇祯,不执行这一政策亡国
文章图片
崇祯皇帝采纳了杨嗣昌的方针以后 , 集中精力于安内 , 在一年半时间里 , 剿抚并用 , 先后招抚了张献忠、罗汝才等部 , 在潼关南原几乎全歼李自成等部 , 取得了可观的战绩 。
4、放弃“攘外必先安内”致使明朝亡国
然而就在这时 , 崇祯十一年五月 , 后金铁骑突破长城边关 , 直逼京师附近的近畿地区 , 朝野震动 。 这次清军南下 , 与崇祯二年“己已之变”形势大不一样 , 当时陕西的农民军不过是小股零星武装 , 所以各地勤王军保卫京师 , 危机很快过去 。
今非昔比 , 此时农民军已成燎原之势 , 战火蔓延中原各省 。 京师危急 , 朝廷调集五省常备军以外 , 还动用了北方边防军 , 迫使清军撤退 , 但是留下了隐患 。
朝廷误以为张献忠、罗汝才等部已经接受招抚 , 李自成等部已经惨败 , 于是放弃了原先的既定方针 , 把多年围剿农民军的洪承畴、孙传庭及其精锐部队全部调往北方边境 , 全力对付清军 。
中原兵力一旦空虚 , 张献忠、罗汝才等部在湖广重举义旗 , 李自成从商洛山区挺进河南 , 与张献忠遥相呼应 。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 朝廷在安内与攘外的两难选择中 , 丧失了主动权 , 不得不面临内外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 。
【历史故事】蒋介石为何执意要“攘外必先安内”?只因崇祯,不执行这一政策亡国
文章图片
为了摆脱困境 , 崇祯皇帝不得不任命杨嗣昌以内阁大学士身份代替熊文灿督师湖广 , 围剿张献忠、李自成等部 。 结果一无成效 , 张献忠打下襄阳 , 处死襄王;李自成打下洛阳 , 处死福王 。 疲于奔命的杨嗣昌深感有负皇帝重望 , 心力交瘁后一病不起 , 于崇祯十四年三月初病死于沙市 。 “安内”以一败涂地而告终 , 从此再也无法扭转节节败退的局面 。
“攘外”也是如此 。 崇祯十四年 , 朝廷调集几乎全部精锐兵力 , 由屡建战功的洪承畴统率 , 在辽东与清军展开战略决战 。 由于朝廷中枢指挥失误 , 全线崩溃 , 松山陷落 , 一向骁勇善战的洪承畴成为清军的俘虏 , 形势急转直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