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富家姑娘,寒门子弟,世纪婚姻……( 五 )


他在每颗珠子中见到宇宙 , 也见到自己的心 。
【爱历史】富家姑娘,寒门子弟,世纪婚姻……
文章图片
许倬云一家人
人到晚年 , 许倬云越来越松弛与包容 , 可骨头还是硬的 , 对于群体 , 他仍持有热爱 。
在他看来 , 群体是生命之所在 , 人决定着群体所给的意义 。
许倬云作为新时代的旧人 , 他没有沉浸在过去 , 反而非常关注当下周边的事情 , “永远不能离开今天的世界” 。
在他看来 , 今天的文化是打扮出来的文化 , 是舞台式的文化 , 教育的是凡人 , 过日子的人 。
“新的理想没有出现 , 旧的理想被放在一边 。 我们没有机会再培养一批知识分子 , 我们现在的知识分子 , 是网络知识分子 , 是检索机器 , 不是思考者 。 ”
许倬云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感 , 存在于他的骨血中 , 那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品格 , 他靠那个安身立命 。
【爱历史】富家姑娘,寒门子弟,世纪婚姻……
文章图片
【爱历史】富家姑娘,寒门子弟,世纪婚姻……
文章图片
无法忘却的伤痛记忆 。
历经过大风大浪、无数苦难的许倬云 , 在大众心中 , 一位饱经沧桑的学者内心早已波澜不惊 。
可就在《十三邀》节目上 , 当许倬云讲到抗日战争那段经历时 , 他眼里噙满泪水 , 声音哽咽 , 他想到了那段日子国人共患难 , 共求生的精神 。
“满路的人奔走 , 没有人欺负人 , 挤着坐船坐车逃难 , 上车上船都推着老弱妇女先上 , 自己留在后面 。 大路上奔走 , 多少老年人走不动了 , 给孩子说 , 你们走 , 走!”
句末的“走”还未落音 , 老人家已经泣不成声 。
那是这片土地上的人 , 骨子里的宽厚与善良 。
从战乱时代活下来的许倬云 , 一直对时代与个体的出路 , 有着深刻的思考与自省 , 他是宝藏 , 也是密码 。
92岁的许倬云是个心怀天下的学者 , 他一直在专业学术与大众读物中间 , 保持平衡 , 尽一名知识分子的责任 。
他的生命经验与品格精神 , 总会滋生日久弥新的力量 , 做学问的人是没有年纪的人 。
说不清是他赢了 , 还是时间赢了 。
【爱历史】富家姑娘,寒门子弟,世纪婚姻……
文章图片
许倬云、孙曼丽与孙子
许倬云的家乡是江苏无锡 , 求学于台湾与美国 , 生命中历经战乱别离 。
他是一个没有身份的流民 。
“异乡人”这三个字陪伴了许倬云的前半生 , 孤单一人 , 不停迁徙 。 在门与门之间颠簸 , 在城与城之间折腾 , 大半生在海外度过 , 不必问他为了什么 。
过去几十年 , 许倬云也曾数次回到故乡无锡 , 早已物是人非 , 故居已被夷为平地 。
有时午夜梦回 , 他常常不知身在何地 , 乡关何处 。
在时代的巨变下 , 许倬云觉察到自己的离散丧乱之苦 , 微弱到如同洪流之中的泡沫 , 只是有些东西 , 永远都不会失去 。
不论他身在何方 , 都挂念着那片故土 , 他总会提起无锡的清漪茶室 。
这个7月 , 他就92岁了 。
曾被认为活不过15岁的孩子 , 已经目睹了很多人的黄金时代 , 并用蹒跚的脚步 , 踏碎这世间诸多流言 。
如今 , 一个商业文化席卷全球的时代 , 物欲和焦躁滚滚而来 。
如此大师级的存在 , 恐怕再难出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