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朱载壡薨逝后明世宗再也不准人提起立太子之事,故严嵩未提及易储

明世宗嘉靖帝立不立太子 , 立谁为太子 , 不是严嵩能够左右、鼓动的 。 嘉靖帝以外藩入继大统 , 孤身少年 , 十六岁就开始对抗诸文官集团 , 丝毫不落下风 。
先以“大礼议”逼退杨廷和;然后操控张璁、桂萼打击和自己不对付的文臣;再用夏言攻击张、桂 , 使之致仕 , 而后用严嵩 , 杀夏言 , 宣示皇权;最后用徐阶消灭严氏集团 。 驾驭群臣之术、操控朝政能力 , 在整个大明皇帝内能排前三 。
严嵩之所以受宠 , 是嘉靖帝故意纵容 , 利用严嵩一党 , 打击其他文臣 , 控制朝局 。 利用完了之后 , 扶持徐阶等 , 顺应民意 , 罢黜严氏 , 以示圣君皇威 。 幸亏嘉靖帝先驾崩 , 如果多活几年 , 徐阶又是下一个被他打击倒台的首辅 。
而严嵩一党并没有与裕王不和 , 至多是飞扬跋扈了些 。 真实历史上 , 嘉靖帝的两位皇子地位超然 , 不是一个文臣 , 即使他是首辅 , 能够正面对抗的 。
嘉靖帝表面上对于儿子们冷漠、不关心 , 那是有原因的 , 如果严嵩不知好歹 , 挑起对皇子的事端 , 那么嘉靖帝绝对会翻脸 , 严惩不贷 。
【爱历史】朱载壡薨逝后明世宗再也不准人提起立太子之事,故严嵩未提及易储
文章图片
朱厚熜
嘉靖帝朱厚熜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接过因病驾崩的堂兄正德帝朱厚照遗留下的皇位 , 成为大明第十一代皇帝 。 之后因统嗣问题 , 与朝臣们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斗争 。
嘉靖帝继位后 , 迟迟没有生出皇子 , 这自小让崇信道教的他十分不安 , 所以求教于平日里尊奉的道士陶仲文 。 陶仲文也不知是真有本事 , 或者是误打误撞 , 在给嘉靖帝修炼丹药、斋醮求仙中为皇帝举行求子法事 , 并配制“生子灵药”献于嘉靖帝 。
就这样 , 或是天意、或是人为 , 嘉靖十二年(1533年) , 二十八岁的嘉靖帝终于喜得皇长子 。
对于古人来说 , 二十八岁才得子 , 已经是属于较晚了 , 尤其对于皇帝 , 更加如此 。 所以喜不自禁的嘉靖帝对于这个长子那是相当重视 , 自其出生起 , 天天探视襁褓中的幼儿 , 并亲自为其取名“朱载基” , 世序传承的含义十分明显 。
但是让嘉靖帝没有想到的是 , 不过两个月后 , 这个承载着自己巨大希望的长子居然夭折了 。 嘉靖帝悲痛不已 , 追赠长子为哀冲太子 , 按礼制治丧 。 然后就此事询问深得信任的陶仲文 , 希望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
陶仲文“创二龙不相见之说 , 青宫虚位者二十年 。 ”
【爱历史】朱载壡薨逝后明世宗再也不准人提起立太子之事,故严嵩未提及易储
文章图片
朱厚熜
现代人自然不会相信这么荒谬的说法 , 古时卫生医疗条件落后 , 幼儿养不大 , 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 但是嘉靖帝本来就是痴迷于道教 , 十分迷信的人 , 对于这种说法 , 那是深信不疑 , 牢记于心 。
嘉靖十五年(1536年) , 皇次子朱载壡出生 , 嘉靖十六年(1537年) , 三子朱载垕、四子朱载圳出生 。 对于连续有皇子出生 , 嘉靖帝自然是很高兴 , 自己后继有人 。 但是之前长子薨逝的事情 , 还记在心里 , “二龙不相见”的论断 , 嘉靖帝时一时也不敢忘 。
为了儿子们的安全 , 嘉靖帝一反常态 , 从不去看望皇子 , 也漠不关心他们的成长 , 平时尽量避免提到或者看见诸皇子 。 而立太子这样的大事 , 也选择遗忘 。
嘉靖帝不是不关心儿子 , 而是太关心了 , 他生怕自己的热心、关爱 , 又会带动“真龙之气” , 伤害到儿子们 , 从而导致长子的悲剧再次上演 。 所以故意不闻不问 , 使得相互之间减少接触 , 已保平安 。
而诸臣们怎么会知道皇帝的内心 , 所以在皇次子朱载壡稍稍大些后 , 就上书建议嘉靖帝尽快立储 , 以稳定国本 。 皇帝有苦说不出 , 又不能明说(那样就会驱动龙气 , 克害儿子) , 以免儿子出意外 。
【爱历史】朱载壡薨逝后明世宗再也不准人提起立太子之事,故严嵩未提及易储
文章图片
朱厚熜
但是架不住诸臣的上疏 , 自己多少也有侥幸心理 , 于是勉强在嘉靖十八年(1539年) , 嘉靖帝立四岁的次子朱载壡为太子 , 以安抚天下 , 但平时还是尽量避免与太子见面 。
之后十年 , 太子倒是平平安安、无病无灾地长大 , 嘉靖帝似乎也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 , 那个谶言是不是终于失效了 。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 , 太子年满十四(虚岁) , 按照大明祖制 , 到了出阁读书的时候了 。 而太子出阁仪式 , 作为皇帝的嘉靖帝是必须要到场 , 并作为主角 , 举行一系列繁琐的流程 , 与太子要有非常近距离的接触及交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