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印度的佛教节节败退之际,很多和尚便选择了出奔其他国家,在这其中,中国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于是后西游记便说:“至长庆三年,忽来了一个胡僧,生得浑身墨黑,自称为乌漆禅师。知道封了经讲不得,就另立一个教叫做宗门,与人谈佛,只吐一言半语,要人参对。有人参对了,投着机便以为是,合不着意便以为非。今日东三,明日西四,糊糊涂涂,到底不知参对了些什么!争奈东土的愚夫愚妇偏喜在他乌漆桶子里讨生活,他宗门一教又沸沸扬扬兴于天下。”
即便是后西游记也不得不承认,唐半偈师徒取来的真解,实际上却未能起到太大作用。后来兴盛的,是乌漆禅师的那一派——自然这其实有点腹诽密教的意思,密教毕竟还是佛教的一种流派,虽然你不认可他,但他依旧存在,而且很兴旺发达过一个时期——但最终,密教也未能在印度挽救佛教的衰亡。
文章插图
此时的婆教,已经成为印度教,不但拥有原本就强大深耕的根基,在许多方面也吸纳了那些佛教的主张。征服者若是信赖印度教,既有利于巩固他在印度的统治,也有助于他的享乐。佛教这边呢,因为密宗的流行,实际上也掺杂了大量的印度教义。所以这两种宗教,在印度大陆上越来越相似。而我们都知道,两种教义若是越来越相似,必然是强大、本土的一方兼并弱势的一方。
打个比方,此时的佛教,就好像是火炉之上的一枚冰淇淋,融化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玄奘所抵达的天竺,已然是印度教占据优势地位,玄奘的记录中,便可见湿婆、毗湿奴、梵天崇拜的种种痕迹,而这些神灵,自然都是印度教而非佛教的。所以在8、9世纪以后,印度的佛教僧团便走上日益衰败之路,一方面是内部派系纷争不已,另一方面则是君王百姓的离弃。
文章插图
最终,则是来自西北方向伊斯兰教的重重一击,终于将佛教在印度的最后一点痕迹抹除干净——因为佛教僧侣多聚集于寺庙,又依赖于信徒的施舍,所以当旧政权被摧毁,寺庙无力相助,佛教便失去上层支持;当佛教信徒遭遇屠戮,寺庙也无力拯救,佛教便失去下层支持。当伊斯兰政权将刀锋指向和尚,将火炬抛向寺庙,僧侣们只有两个结局:被杀或流亡。
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惨烈的,首先是十世纪的第一波入侵,旁遮普的佛教痕迹,被悉数抹平,寺庙被拆除,信徒要么改信,要么死,而和尚唯有流浪四方。大约在两百年后,也就是十二世纪,第二波入侵,席卷整个北印度,包括那烂陀寺在内的佛教中心悉数被铲为平地,就连石块也抛入河水。
此时唯有南印度,也就是地理学上的德干高原尚有少数佛教徒,但更多的是印度教徒。而随后的穆斯林攻势,更将剩余的佛教连同印度教一并扫荡,直至16世纪。
据说,这期间曾有少数流亡者逃入喜马拉雅山区,前往山那边的藏区寻求庇护。其余,则前往尼泊尔、缅甸和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度。而若是留下,便只能死路一条,因为就连佛像,也都被断头、断手、断脚乃至断鼻、断耳。
自然,印度大陆发生的这一切,喜马拉雅山另一边的明朝似乎并不太关心(事实上也无法关心得了),因为明朝与之前的唐朝不同,如果说唐的视野是开阔的,那么明的视野就只能说是狭窄的,哪怕有郑和下西洋也是这样。更何况明朝本身,也不是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所以没必要因为这个去出头做好汉。佛教僧侣出身的朱元璋是如此,后来的永乐皇帝就不必说了,郑和本人就是个穆斯林,他也不可能对印度的佛教有什么扶持的心思。
文章插图
而西游记,恰好就诞生在这个时代。山那边的佛已经被摧毁,寺庙成为灰烬,僧人流浪在人烟稀少的山区,山这边的说书人却虚构着唐僧取经的故事,说完唐僧还没完,又扯一段唐半偈继续去西天的故事,但不论是这个还是那个,其实都与印度以及真正的佛教没太大关系了。
【 密教|西游没有告诉大家的真相: 佛陀究竟是如何失去西天的】不仅与印度无关、与佛教无关,慢慢地也与那个真实的唐僧无关,反倒是道教意味浓厚的孙猴子、猪天蓬等成为故事的主角,取经、念经都忽略不计,除妖、打怪这些明显是道教的游戏反正成了故事的主体。
- 茶香|为何有些茶,喝起来没有闻起来香?老茶师的“储茶方法”值得效仿
- 剑仙|《雪中悍刀行》没有她的故事,但江湖处处是她的传说
- 弼马温|《西游记》中的诗词
- 西游记中|孙悟空打死六个山贼,这六个人的名字连起来读,发现一个秘密
- 土豆|土豆炖鸡块
- 小乐队|阜平马兰小乐队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漏洞|11岁女孩指出《西游记》漏洞,专家称无法反驳,400年来无人发现
- 黄鹤楼|火了地标,但以地标命名的酒“寂寂无人知”?难道真的没有好酒嘛
- 可可粉|可可核桃吐司
- 西游记|面对一枚蛋,他做了达芬奇没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