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文物专家下乡征集文物,村民拿出祖传的“照妖镜”,演示后众人无不瞠目结舌

60多年前 , 上海市郊 , 几名文物专家正在宣传文物 , 一位大婶突然举手道:“我家有一面祖传的‘照妖镜’ , 我也要上交!”专家们哑然失笑 , 可真当大婶带着“照妖镜”过来 , 并亲自演示一番后 , 饶是专家们见多识广 , 也无不瞠目结舌 。
上世纪60年代初 , 为了让文物保护工作得到更好地开展 , 上海设立文物保护技术科学实验室 , 上海市裱画生产合作社也并入上海博物馆 。 而后 , 上海博物馆特意安排了一批专家下乡走访 , 一来向村民宣传文物保护方面知识 , 二来借机征集散落民间的文物以充实馆藏 。
得知文物专家来访 , 当地的大队长连夜通知到户 , 叫大家好好捋一捋家中有什么文物 , 切不可隐瞒 。
文物专家如约而至 , 乌泱泱的村民集中在晒谷场 , 席地而坐 , 听专家们宣讲 。
【历史故事】文物专家下乡征集文物,村民拿出祖传的“照妖镜”,演示后众人无不瞠目结舌
文章图片
宣讲结束后 , 专家们开始动员村民将疑似文物的东西拿过来鉴定 。 遗憾的是 , 很多村民早已将家中的“废铜烂铁”上交到炼钢厂 , 拿来“宝贝”无非是一些瓷器瓦罐 , 专家们文物倒是收了不少 , 可惜都上不了品级 。
专家们大失所望 , 正要打道回府 , 一道弱弱地声音响起:“我家有一面祖传的‘照妖镜’ , 我也要上交!”
晒谷场的村民一听什么“照妖镜” , 顿时笑成一团 , 空气中充满了欢快的气息 。
专家们不禁哑然失笑 , 但为了照顾大婶的情绪 , 还是对大婶大公无私的精神表示肯定 , 并叫她将照妖镜带过来瞧瞧 。
专家的肯定犹如天籁 , 缓解了大婶的尴尬 , 面红耳赤的她连连点头称是 , 随即一溜烟跑回家里 。
【历史故事】文物专家下乡征集文物,村民拿出祖传的“照妖镜”,演示后众人无不瞠目结舌
文章图片
不多时 , 大婶带着一块造型古朴的铜镜来到晒谷场 。 这块铜镜只有手掌大小 , 镜背面早已斑驳 , 看起来颇为老旧 , 但上面的花纹却华美流畅 , 极具美感 。
专家们顿时来了兴致 , 一名专家伸手就要接过铜镜 , 岂料大婶侧身一扭 , 躲过专家 , 粗声道:“我还没演示呢!我用照妖镜给你照一照 。 ”
这一番话 , 再度点燃晒谷场的气氛 , 一时间笑声震天 。 专家们知道大婶并非有意损他们 , 但也被大婶弄得哭笑不得 , 只好用笑声掩饰尴尬 。
大婶也意识到自己的话有问题 , 瞬时燥红了脸 。 随即 , 她拿起镜子迎着阳光 , 对着一面土墙晃动了几下......
看到土墙上的影子 , 所有人都惊呆了 , 偌大的晒谷场突然变得落针可闻!
【历史故事】文物专家下乡征集文物,村民拿出祖传的“照妖镜”,演示后众人无不瞠目结舌
文章图片
半晌 , 才有人喃喃道:“照妖镜 , 真的是照妖镜!”
原来 , 土墙上倒是没有显现出什么魑魅魍魉 , 而是显现出了一个圆圆的折射光圈 , 让人震惊的是 , 光圈内居然有一些奇怪纹饰的影子 , 而这纹饰 , 竟然与镜背面的纹饰一模一样!
饶是专家们见多识广 , 仍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瞠目结舌 。
专家们连忙接过铜镜 , 认真研究起来 。 这块铜镜直径7.4公分 , 重约50克 , 为青铜质 , 呈正圆形 。 镜面平滑光亮 , 光可鉴人;镜背面中心有一钮 , 为半球形 , 内区为八曲连弧纹;外圈上有一圈极细的铭文 , 铭文共8字:见日之光 , 天下大明 。 这八个字之间 , 夹杂着一些“@”或“◇”符号 。
根据其造型和花纹 , 专家推测 , 这块铜镜为西汉时期的文物 。 虽历经2000多年 , 镜背面只有少许红绿锈 , 铜镜仍保存得很不错 。
【历史故事】文物专家下乡征集文物,村民拿出祖传的“照妖镜”,演示后众人无不瞠目结舌
文章图片
然而 , 这枚铜镜整体看起来 , 与西汉时期的普通铜镜并无太大的区别 , 但为何它却能将背面的纹饰图案投影到墙面上呢?
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 于是约定带回去再研究 。 而后 , 经过友好沟通 , 大婶欣然同意将此铜镜上交 , 就这样 , 铜镜被带回了上海博物馆 。
经过多位专家鉴定 , 再次证实了这块铜镜是西汉时期的文物 , 根据铜镜上面的铭文 , 专家因而称其为西汉“见日之光”镜 。
很快 , 又有专家在《古镜记》找到了和这块铜镜相关的记载:“承日照之 , 则背上文画 , 墨入影内 , 纤毫无失 。 ”
宋朝科学家沈括也对这块镜子做过描述:“世有透光鉴 , 以鉴承日光 , 则背纹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 , 了了分明 。 ”
原来 , 古人将此镜称之为“透光镜” , 难道这些花纹是透射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