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沿着高速看中国|一群“00后”的高速情结:探索传统文化的连接与传承

从成都出发,经成温邛高速白头出口,上了重庆路,不久即可到达崇州市的道明竹艺村。阳光微醺,微风徐来,造型独特的“竹里”伫立于天地之间,与山林竹海浑然天成;竹编艺人眼神专注,竹条在他们手里变得温顺柔软,双手因岁月打磨生出厚实的老茧;驻村艺术家走上乡间小道,一边呼吸着草木清香,一边开始一天的创作……
这些画面,都来自一群“00后”创作的短视频作品《路影竹意》。
自红星新闻“少年中国行——沿着高速看中国”短视频创作大赛拉开序幕以来,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们用各式各样的创意,以各不相同的视角,拍下了一部部作品。5月11日起,红星新闻启动参赛优秀作品展播。今日展出的作品《路影竹意》,作者是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的学生,团队由吴俊佳、周杭彬、高大山、梁曦、欧阳景琦、谭星雨六人组成,他们来自天南海北,因这场活动相聚一起。
竹编|沿着高速看中国|一群“00后”的高速情结:探索传统文化的连接与传承
文章插图
▲视频截图
竹编|沿着高速看中国|一群“00后”的高速情结:探索传统文化的连接与传承】周杭彬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团队六人都来自学校组建的“双创”团队——小山里全媒体工作室,工作室主要方向是文创。4月中旬,周杭彬的指导老师——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教师赵琳玉看到红星新闻正在开展的“少年中国行——沿着高速看中国”短视频创作大赛后,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学生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赵琳玉本人也全程参与并指导了此次拍摄。
视频从前期创意构思,到中期实景拍摄,再到后期制作,一共花了20余天时间。团队分工也很明确:3人负责文案,3人负责技术。他们还专门邀请一位工作室里的女孩出镜。
拍摄定在五一期间,这也是周杭彬第一次前往成都道明竹艺村。在惊讶于竹艺村的“高颜值”的同时,他也感慨于交通带给一个村子的变化能如此之大。
“重庆路是川西的一条旅游路线,道明竹艺村远近闻名,时代变迁,交通变化,竹编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他告诉采访人员,曾经的农村摇身一变,成了休闲、观光、文化熏陶的“网红”打卡地,传统非遗文化产业竹编也有了承载之地。村里突然多起来的游客,也改变了道明竹艺村原住村民的生活:此前,村民一般在每年菜花节时摆两张桌子卖茶,曾经谋生的竹编不足以养家糊口,年轻人都不学竹编,外出谋生去了。但现在,新村民的艺术和原住村民的手艺结合,增加了竹编产品附加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愿意回到家乡。
“整个制作过程中,创意是最难的部分。”周杭彬回忆,团队前后一共构想了4个拍摄方案,有展现祖孙三代变化的,也有人物采访,最终选择了老师建议的道明竹艺村。
“在建党100年这个特殊时间节点中,视频中的文化传承与公路变迁正是神州百年沧桑中的一份切片。”周杭彬说,时间磨灭了竹编的实用性,正如过去的泥土小路变成了现在的公路,但文化不会生锈。如今,通过高速路,非遗神韵正走出川西。而探索高速路背后对于传统文化的连接与传承功能,正是他们此次拍摄的意义所在。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彭祥萍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