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沟镇|山东土陶匠人9岁入行,64岁初心不改,花一生守护千年工艺


柘沟镇|山东土陶匠人9岁入行,64岁初心不改,花一生守护千年工艺
文章插图
刘敬杰,便是这样一个不忘初心,满怀热枕的匠人。制陶匠人刘敬杰土陶工艺,由于其技术要求较高,不易掌握,且很难适应于现代快节奏社会,如今已经鲜少有人传承了。而大多人是选择脱离这个破旧落后的农村,到大城市去打拼,赚钱谋生。
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个小乡村的硬件设施也不尽如人意。与我们日常使用的工业化陶质用品不同,这里的陶器大多是匠人在简陋的作坊中,纯手工打磨制成。
柘沟镇|山东土陶匠人9岁入行,64岁初心不改,花一生守护千年工艺
文章插图
工作环境艰苦,行业冷门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却仍有一少部分人坚持着日复一日地埋在小作坊中钻研陶艺。刘敬杰便是其中一人。刘敬杰自幼便受在父亲影响下接触土陶,已经把土陶工艺当作是融进家族血液的一种使命了。对于他来说,选择这份职业,不如说是选择了这个人生,把柘沟镇制陶业延续下去的人生。因为,对于他来说,柘沟镇制陶业并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符号。柘沟镇制陶业柘沟镇位于山东省泗水县西北部,矿产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历史悠久,被誉为“土陶之乡”,其制陶业兴起于新石器时代,所属于大汶口文化,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
柘沟镇|山东土陶匠人9岁入行,64岁初心不改,花一生守护千年工艺
柘沟镇|山东土陶匠人9岁入行,64岁初心不改,花一生守护千年工艺
文章插图
陶制品的诞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彻底地改变了华夏民族的生活。而在经历了几千年历史长河变迁之后,土陶工艺也不断改进成了一门完善的技术,其步骤繁杂,技术要求高,成品大多实用精美。制作土陶,需在春秋时经过选土、晒土、成坯、成型、烧制、出窑等工序,一步一步进行制作,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稍微一个细节有所纰漏都有可能造成最终成品的瑕疵,所以要求匠人有极高的技术和耐心。在手工业高度发展的古代,陶制品由于其材料普遍,应用广泛,尤为受到大众推崇,不仅是贵族高官会选择使用大量陶制品作为陪葬用品,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陶制品。柘沟镇制陶业便是由此发展而来。
柘沟镇|山东土陶匠人9岁入行,64岁初心不改,花一生守护千年工艺
文章插图
柘沟镇制陶业擅长以泥捏制成型,花色品种众多,以其柘沟大缸、鲁柘澄泥砚的精湛工艺而闻名于国内外。其生产的陶制品于唐宋时期交易尤为频繁,如今也是作为外交礼物成为了中国与他国友好往来的见证之一。但是,随着各类瓷器、塑料等现代化材料的兴起,鲜少有人还会使用土陶制品,所以土陶行业也逐渐走向了没落,学习土陶技术的人越来越少。但是,有一个人没有放弃,而是坚守在这最后的阵地,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柘沟镇制陶业,不图钱财,不为名气,只为了传承家族世世代代的手艺。家族传承刘敬杰是家族土陶手艺的第五代传人,天赋极佳,又自幼刻苦,9岁便开始学习土陶技艺,后继续钻研几十余年,如今的他,已然是柘沟镇远近闻名的“土陶大师”了。
柘沟镇|山东土陶匠人9岁入行,64岁初心不改,花一生守护千年工艺
文章插图
刘敬杰的陶器作坊极为简陋,低矮的土坯房暗不见光,满地的瓦器制品。但这并不影响成品的质量,相反,越是这种原始的器具,也许更能制作出原汁原味的古朴陶器。柘沟镇制陶需经过十余道工序,所以生产的土陶制品具有质细,耐酸、耐碱、不漏水,不潮湿、质地坚硬等优点,深受大家喜爱。刘敬杰主要制作大缸、鱼缸、花盆等陶制品,不仅在国内销售大好,而且还与柘沟大缸同批次销往国外。虽然刘敬杰没有选择一条赚钱最快的路,但是他选择了一条最正确的路。有些东西是比金钱更重要的,那便是信念。为了这个信念,可以熬过一切苦难,而等到苦难过去,自然会得到曙光,顺理成章地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报酬与荣誉。
柘沟镇|山东土陶匠人9岁入行,64岁初心不改,花一生守护千年工艺
文章插图
刘敬杰,不仅传承了这份家族手艺,还将其发扬光大,走出国门,让世界都看到中国充满古朴美的传统手工土陶制品的魅力。而最令人动容的是,取得这样的成功,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努力。在我国,依然有成百上千的手工艺者在坚守着土陶工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者、号召者们,数不胜数。万千华夏人民都明白,有些东西,是我们不能忘记的,祖先为我们洒下的智慧,那才是我们的根。而正是因为民族的这份羁绊,我们得以团结起来,沆瀣一气,不顾小我,无私奉献。由于制陶时间有严格的季节限制,只能在春秋出窑,而刘敬杰的小作坊里不过只有他和自己的一个徒弟,每次出窑时人手也成为了一大难题,好在有邻里乡亲的帮助,从选材、拉坯,再到成型,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