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照旭|他是陈发科最好的徒弟,连洪均生都佩服!

洪均生先生是陈发科先生早期弟子之一,留下了一张老照片,照片上是陈发科与早期弟子的合影。这张照片上的人物第一排自左向右依次为:赵仲民、陈照旭、刘慕三、陈发科、陈豫侠。第二排自左向右依次为:张一凡、洪均生、杨益臣、刘亮。洪均生先生与陈发科先生及师兄弟们的合影只有两张,一张为三十余人的,在文革中被抄家损毁,还有就是此张照片。这张照片也在洪均生的鼻子处被撕成了两半,此张照片则是经洪均生的徒弟在照相馆工作的李学刚重新修复过的。
陈照旭|他是陈发科最好的徒弟,连洪均生都佩服!
文章插图
在这张老照片杨益臣的旁边,洪均生标注了四个字:学的最好。洪均生先生既然这么写,也一定是杨益臣的功夫是得到了陈发科的认可,且自己也是佩服的。杨益臣出身于满族正黄旗,祖上名为扬古力,为努尔哈赤的额驸,也就是女婿。民国后旗人受歧视,于是改汉姓为杨。杨益臣1928年跟随陈发科学拳,学拳非常刻苦,每日四点多起床骑自行车到中州会馆,每日坚持不懈。常和陈发科的长子陈照旭一起推手,终得陈发科及师兄弟们的认同。洪均生后来跟杨益臣的二弟杨德厚说:“我最佩服的人是你二哥,他的拳在我们那批人里学的最好。”洪均生还曾派徒弟到西安寻找杨益臣,因电报局是保密单位而未找到。杨益臣也曾让自己的弟弟杨德厚找洪均生学推手,看来二人是惺惺相惜的。
陈照旭|他是陈发科最好的徒弟,连洪均生都佩服!
文章插图
直到1937年日本兵占领北京,同在北京电报局工作的刘慕三、杨益臣、李鹤年等都随电报局迁出了北京,刘慕三到了太原,杨益臣和妹妹杨淑静,妹夫李鹤年到了西安,李鹤年则又转折到了宝鸡在一个幼儿园当管理员并传拳。而上面照片中的刘亮则在过黄河时因日本飞机轰炸没能过去,在黄河边得病因医疗条件差而死。
陈照旭|他是陈发科最好的徒弟,连洪均生都佩服!
文章插图
杨益臣来到西安后,落脚于曲韦电报局,并在此开始传授陈式太极拳。于是陈发科的太极拳开始在西安生根发芽。据杨益臣的徒弟写的回忆录里描述初次见到杨益臣时的印象是:“当时老师40多岁,身体很结实,架子很低,打得行云流水一般。非常轻松,做摆莲跌岔时啪的一下就屁股着地,一弹就起来了,我非常吃惊。”当徒弟说要给他掏学费时他说:“你要是练拳治病,我教你,你要是交钱,就不要来了。”原来杨益臣教拳是不收礼不收学费的。之后师徒之间的聚餐也是AA制,各掏各的饭钱。
陈照旭|他是陈发科最好的徒弟,连洪均生都佩服!
文章插图
杨益臣在西安的徒弟中练的最好的是一个叫铁佛的和尚,这个和尚法名仁义,名号铁佛,自幼习武。见到杨益臣练拳后就与杨益臣交手,结果被捋了个大跟头,于是就拜杨益臣为师。每天练拳一二十遍,一震脚屋窗乱颤,地下的砖也碎了很多。庙里的主持都不许他在屋里练拳了。随后,杨益臣在西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陈式太极拳传承人。
陈照旭|他是陈发科最好的徒弟,连洪均生都佩服!
文章插图
抗日战争期间,西安去了不少陈家沟和赵堡镇的太极拳高手,他们听说杨益臣是陈发科的徒弟,纷纷前来交流拳技。但杨益臣却总是点到为止,绝不把功力用足,徒弟们问:“为什么不推他呢?”杨益臣严肃批评他们:“这像话吗?我的拳是跟人家陈家学来的,你怎好意思去推人家,还有没有德行!”。
陈照旭|他是陈发科最好的徒弟,连洪均生都佩服!
文章插图
解放后,陈照旭来到了西安,就住在杨益臣的家里。杨益臣的徒弟为陈照旭演练拳法,陈照旭连连称赞,还教杨益臣一系加上了陈发科晚年所创的“三换掌”练法。
陈照旭|他是陈发科最好的徒弟,连洪均生都佩服!
文章插图
遗憾的是杨益臣先生于1960年因病去世,享年仅56岁。一位被公认为陈发科最好的徒弟,就这样英年早逝了,着实令人遗憾!但他却将陈发科之拳法在西安留下了燎原的火种,随后必将在三秦大地发扬光大!
陈照旭|他是陈发科最好的徒弟,连洪均生都佩服!
陈照旭|他是陈发科最好的徒弟,连洪均生都佩服!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