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怒海轻骑——人民海军早期炮艇绘考小记二(试制42、43吨级炮艇)

鉴于25吨炮艇在人民海军中的出色表现 , 海军意识到炮艇这一舰种对新中国海防的重要作用 , 且由于日制25吨炮艇是基于内河作战的要求考虑的 , 在沿海作战中暴露出种种问题;那些由捕捉的日本渔船改造的巡逻炮艇也破旧不堪 , 一年要大修三、四次 , 根本无法胜任沿海巡逻的重任 , 因此 , 自制炮艇成了人民海军的当务之急 。
“海军创建初期 , 面临紧迫的战斗任务 , 解放战争仍在进行 , 国民党不断派飞机狂轰滥炸我工业重镇 , 派舰艇进行海上封锁 , 袭击交通线、抢掠商船和渔船 , 成股的海匪也不断进行骚扰破坏 , 严重威胁着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与安全 。 因而迫切需要大量的沿海巡逻艇进行护渔、护航和反封锁斗争 , 以及配合解放沿海岛屿 。 ”
【历史故事】怒海轻骑——人民海军早期炮艇绘考小记二(试制42、43吨级炮艇)】最先领受任务的是海军江南造船所 , 该厂是当时中国不多的具备船舶修造能力的企业 , 为人民海军修复了不少起义和缴获的舰只 , 领受国产炮艇的试制任务显得当仁不让 。 1950年11月军委海军总司令部和华东军区海司正式的试制命令下达到海军江南造船所 , 该所就地取材 , 利用库存的165马力美制GM发动机试制第一条42吨炮艇 。
42吨炮艇首制艇于1951年3月在江南造船所顺利下水 , 比较意外的是艇体并不是25吨炮艇的简单放大 , 而更像之前江南造船所在民国南京政府时期大量建造的“江宁”型炮艇的缩小版:长21.34米 , 宽3.81米 , 吃水1.75米(吃水数据笔者存疑 , 笔者倾向于舱深数值) , 装备三部美制GM6型柴油机 , 三轴推进 , 最大航速12节 。 在布局上 , 该艇摒弃了25吨炮艇的旧有格局 , 而是采用了类似“江宁”型炮艇的长艏楼船型(因为体量小 , 所谓的艏楼也就比主甲板高出小半层而已);一人多高的驾驶室位于主甲板上(之所以不像“江宁”型艇那样将驾驶室放在艏楼甲板上可能有降低重心的考虑) , 之后是半埋式的机舱棚、烟囱等上层建筑 , 由于体量较25吨炮艇为大 , 居住条件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 较25吨炮艇更适合沿海作战的要求 。
【历史故事】怒海轻骑——人民海军早期炮艇绘考小记二(试制42、43吨级炮艇)
文章图片
江南造船所试制42吨炮艇
然而由于经验的不足和片面迷信了长于海军训练却毫无舰艇设计经历的苏联专家达尼洛夫的“建议” , 片面追求快速性 , 采用的方形系数较小 , 导致下水稳定性不足 , 必须加足压载铁(6-8吨) 。 42吨首制艇在1951年3月18日下水的时候因为加足了压载铁所以一切顺利 。 但在3月24日第二艘42吨艇下水的时候由于压载铁分量不足(仅有2吨多) , 下水后艇身失稳 , 酿成倾覆事故 , 幸无人员伤亡 。
事故惊动了刚到任不久的海军造船部林真部长 , 他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 组织江南造船所技术人员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 汲取经验教训 , 倾覆的42吨二号艇经打捞扶正并和首制艇一起经过复原性改造后交付部队使用 。 42吨炮艇主任设计师、江南造船所设计股股长徐振骥和指挥42吨炮艇下水的江南造船所总工程师周亨甫(皆为国民党留用人员)被行政记过处分(徐振骥的处分于1952年被撤销) 。 但经过下水即翻沉的事故后 , 海军也不敢在上面安装过重的武备 , 每条艇仅仅安装了3挺日制HO-103型12.7毫米重机枪(美制12.7毫米M2机枪的日本山寨版 , 分别沿着中线安装于艏楼甲板、机舱棚顶部和尾部甲板)了事 。 然而这种糟糕的、甚至不如火力加强改造后的25吨炮艇的火力配置显然不能让海军炮艇部队接受 。 因此 , 江南造船所试制的42吨炮艇在仅仅建造了这两艘后就戛然而止 , 没有了下文 。
海军江南造船所的试制炮艇行动由于42吨炮艇的翻沉事故而暂时偃旗息鼓 , 林真部长转而给海军青岛造船厂重新布置了试制任务 。 青岛造船厂领命后在陈骏厂长、江迈基工程师等人的组织下于1951年5月开始试制 , 于同年月7试制成功一艘43吨级的炮艇 。 青岛的试制艇总长21.73米 , 宽4.1米 , 设计吃水1.1米 。 装备三台美制GM6-71型柴油机 , 三轴推进 , 最大航速12节 。 总体布局和江南造船所的42吨试制艇类似 , 但是火力大有增强:艏楼甲板处安装有一门日制“九六”式单管25毫米机关炮 , 艇尾甲板安装有一门美制“厄利肯”单管20毫米机关炮 , 驾驶室后部的机舱棚顶上安装着一挺日制HO-103型12.7毫米重机枪 。 经过出海试航证明艇体能抗3-4级风浪 , 初步达到了海军炮艇部队的作战需求 。 43吨炮艇首制艇的成功极大的鼓舞了海军青岛造船厂上下 , 并再接再厉的又制造了三条同型艇 , 这四条艇被交付给海军青岛水警区巡逻艇大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