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黄帝内经》的当代价值(中国典籍在海外)( 二 )


自此 , 美国一些著名医学刊物和报刊开始刊登介绍中医、针灸的文章 , 中国针灸被誉为“东方神针” 。 1986年 , 全美51个州中的29个陆续确立了中医针灸合法地位 。
美籍华裔倪毛信拥有双语背景 , 他灵活阐述《黄帝内经》中晦涩的中医学知识 , 并灵活加入可视化的题词、插图等 , 其英译本在亚马逊网上销售量最高 , 获得的读者阅读评论数量位居第一 。
慕尼黑大学医学史研究所文树德教授与同事合译的《黄帝内经》英译本较为权威 , 他还编写《〈黄帝内经·素问〉词典》 , 对术语和概念进行严谨的对比研究 , 并向英语世界的读者介绍了《黄帝内经·素问》的自然观、人体观、疾病观、健康观、养生观和各种治疗规则以及“五运六气” , 这是西方学者研究、阐释中国宇宙观、生命运行等古老文化知识体系在当今世界价值的开端 。
重新认知生命、宇宙
留法学者贺霆教授在对欧洲国家的田野调查研究中发现 , 20世纪上半叶 , 一批具有西方现代医学背景的全科医生 , 重新发现了传统中医的巨大价值 。
这些“西学中医”即欧洲本土化中医 , 在《黄帝内经》等典籍基础上不断创新 , 发展出法国的苏里耶学派、腊味爱学派、仁表古典针灸学派和时空针灸学派 , 英国的五行针灸学派和天干地支针灸学派 , 西班牙的“天”子中医学派等 。 西班牙有个学校以“黄帝内经”命名 , 目前在欧洲及南美40多个国家已开设100多所分校 。
腊味爱为法国牙医 , 幼年时对古汉语感兴趣 , 上世纪50年代赴中国台湾学习针灸 , 穷毕生精力将《黄帝内经》及针灸穴位名称转为甲骨文 , 以文字象形加以解读并用于临床 , 两个分支弟子完善了他的“六气学说” , 其英国弟子华礼士自创“五行针灸”传世 。 腊味爱弟子至今仍操练一套由师祖教授的奇特“太极拳” 。
这些西学中医 , 充分发挥中华宇宙观、生命观的文化精神 , 丰富了西方民众对“不可能事物”的文化想象 , 让他们重新认知生命与宇宙万物的关系 , 以医治西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焦虑 。
1985年 , “两弹元勋”钱学森说:“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 , 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 。 所以中医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 , 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 。 ”西方气象学、天文学、量子力学、生物学、医学科学的发展轨迹证明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