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需要妙控键盘」这个论题,首先隐含了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我确实需要一部 iPad」 。
我确实需要一部 iPad,是因为在这些场景里面我用得上它:
- 写作,大量写作
- 游戏,空闲的时候玩炉石和文明 6 杀杀时间
- 随航,不算是刚需,不过特定场景下用来给 MacBook 增加一块副屏也很有用
实际上,我对 iPad 的两大主力需求——写作和游戏,无论是 iPhone 还是 Mac,也都是可以实现的 。但之所以我需要一台 iPad,是因为很多时候它是 3 种设备里面效率和体验俱佳的一个选择 。
文章插图
就我通常的使用场景而言,在工作强度比较大的时候,最高效的设备毫无疑问是有更大屏幕和全尺寸键盘、触控板的 MacBook,但至于说体验,由于 macOS 缺少像 iOS 上的海量优质 APP,MacBook 其实在工作不是那么紧张的时候,体验并不如 iPhone 和 iPad 顺畅 。
我经常对 MacBook 感到捉急的场景,譬如记录时间时发现 iTimeLogger 没有为 Mac 开发客户端、得打开 iPhone 记录;想轻松一下刷刷 Netflix 发现第三方客户端 Cliker 又双叒叕被封了;想玩玩炉石打开客户端看到那粗犷的 UI,想想算了还是码稿吧……
这就是我为什么需要一台 iPad——我不需要它像 Mac 一样保证我能全力输出,但我确实需要它那块 12.9 英寸能侧拉、分屏、画中画的够效率的屏幕,以及它兼容 iOS 海量优质 APP 的便捷 。
文章插图
但我为什么需要给 iPad 加上一个妙控键盘?
原因显而易见,就是妙控键盘能提高 iPad 的生产力 。
(如果想了解更多,加我们的公众号)
因为兼具大屏和移动性,iPad 比 iPhone 和 Mac 更适合轻度办公 。我很早就尝试用蓝牙键盘搭配 iPad 来完成一些基本的工作,最开始是用 iPad mini 搭配多彩的一款名为「小 i mini」的 iPad mini 专用蓝牙键盘,后来还用 iPad 搭配罗技的 K480 蓝牙键盘写过一段时间稿 。
文章插图
毫无疑问,大量输出文字这种场景,实体键盘相比虚拟键盘有碾压级别的优势,无论是效率还是体验 。
这两款蓝牙键盘都自带 iPad 支架属性,能模拟出开合状态下的笔记本电脑的工作形态,输入方式也都很无痛 。而且除了按键输入之外,它们也还都可以借由快捷键快速执行一些简单的常用操作,比如锁定 / 解锁屏幕、截图、复制 / 粘贴、控制音乐、调节音量等 。
但即便是这些蓝牙键盘可以承载文字输入和简单的快捷操作,很多场景下我还是会觉得它们非常鸡肋 。
因为 iPad 本身是为触摸操控打造的设备,即便 iOS 7 之后它能支持蓝牙键盘,但它除了文字输入和快捷操作的绝大部分交互内容,还是不得不通过触摸操控完成 。
比如说在 iPad 上用 Ulysses 正式写稿之前,我需要 1?? 抬手划屏找到 APP、2?? 点击进入 APP、3?? 在 APP 内新建文档,在这一整套的前置操作完成之后,我才能用得上蓝牙键盘开始打字写稿 。
即便是不谈手指触控精度相比鼠标如何,这种屏内屏外的操控其实也是相当低效的,一是因为触屏、按键是两种不同的操控逻辑、转换不够自然,二是抬手悬空触屏这个动作本身,也非常反人类(其实就是不够「懒」) 。
正是因为屏内屏外的操控方式不够高效,所以去年 iPadOS 测试版加入对鼠标和触控板的支持第一次让我觉得,iPad 是真有可能成为了一个生产力工具的,至少对于主业是写作的我而言如此 。
文章插图
iPadOS 也确实匹配得上这份期待,配合快捷键,iPad 的所有触屏操控,都可以转移到鼠标和键盘上,在日常使用时,我基本不需要抬手触屏就可以实现对 iPad 的完全控制,跟我在桌面上用键鼠控制 Mac 或者 Win 设备几无二致 。
【果粉真的需要妙控键盘吗 苹果妙控键盘有必要吗】而「键鼠合一」的妙控键盘,能把 iPad 写作工具的属性再拔高一点 。
就像是屏内屏外抬手触屏不够高效一样,用鼠标时间久了你也能发现它的操控也有那么一点反人类——把手从键盘上移到键盘外去握鼠标的过程,无论是手移动的距离还是「握鼠标」这个动作本身的复杂程度,都「不够懒」 。
因为我自己也有妙控板,而且桌面上也堆了一堆的 Kensington 鼠标,所以我也经常用 iPad Pro 的智能双面键盘搭配妙控板和鼠标操控,但我发现挺微妙的是,往往码稿猴急的时候,我有时候会下意识地抬手触屏、而不是挪手去摸鼠标和妙控板……
但是在用妙控键盘的时候,这种尴尬的情景几乎不会发生 。
(如果想了解更多,加我们的公众号)
这当然是有我从笔记本上延承过来的习惯使然,但「键鼠合一」的妙控键盘之所以用起来比鼠标更自然,我觉得更关键的是它的触控板就离键盘几毫米,两只手几乎不用挪位,就既能覆盖键盘输入,又能覆盖光标触控,顺应了人类的「懒字当头」的天性 。
文章插图
妙控键盘的体验?
妙控键盘的体验可以分两个层面来讲,一是软件,二是硬件 。
1. 软件层面
就如前面提到的,和 Mac、PC 一样,iPad 上的绝大多数操控,都完全可以通过触控板 / 鼠标 + 组合键实现 。iPadOS 苹果运筹帷幄很长时间,它既借鉴了 macOS 很多交互逻辑,也引入了一些更适合 iPad 的轻量交互设计,让它在触控板和鼠标这种非触屏输入的场景下,也有一套成形的、高效的操控体系 。
如果你是 MacBook 触控板或者妙控板用户,在 iPadOS 上,配合触控板,你还是可以继续使用包括双指缩放、辅助点按、双指滚动、三指左右轻扫切换、向上轻扫 / 三指捏合调度这些一脉相承的操控手势 。
文章插图
这些触控手势也是妙控键盘的触控板相对于鼠标的优势 。目前为止,包括妙控鼠标在内的所有鼠标都是无法在 iPadOS 上执行手势操控的,上面这些熟悉之后会极大提升 iPad 操控效率的手势暂时都是妙控键盘和妙控板的专属功能,鼠标只能用功能键按键定义来替代部分手势功能 。
还有像是边缘停靠激活程序坞、双指右拉打开「今天」视图,这些操控手势或者完全继承自 macOS,或者稍加改动,适应起来没有太高的难度,但是适应之后同样可以极大提高效率 。
iPad 本身就是为触屏操控设计的,iPadOS 也只是在 iOS 基础上改良而来,所以在延承 macOS 的触控手势之外,苹果也为 iPad 设计了轻量化的触控板 / 鼠标交互设计,比如顶部强制上滑打开通知中心、右上角点击状态栏打开控制中心,甚至连 iPadOS 独特的圆点光标,其实也是为了模拟手指点击、覆盖更大的点击面积而设计的,它的移动效率和点击容错率也更适应屏幕展现内容更宽松的 iPad 。
所有这些软件层面的交互,都被苹果用一贯的精妙、流畅的过渡动画衔接在一起,也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体验 。
文章插图
除了光标和手势触控,iPadOS 对组合键的支持也基本上沿袭自 macOS,全局组合键和部分应用的应用内组合键都比较全面,比如 Safari、iWork 套件和一些 iOS 老牌第三方 APP 如 Ulysses,在触控手势之外它们也提供了另外一种操控方式,体验也不错 。
2. 硬件层面
软件层面的妙控键盘,体验让人赏心悦目,但说到硬件层面的体验,其实妙控键盘还是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
妙控键盘完全是通过磁吸的方式吸附在 iPad 上,而不是和普通 iPad 保护壳一样四边包裹,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更简洁,不过整体的保护性会相对差一些 。它的磁吸力非常强,即便是跌落,我相信 iPad 的前屏幕和后壳都能被保护到,不过没有被包裹住的中框、边角很可能就会有损伤 。
文章插图
实际上在「键盘」这个角色之外,妙控键盘其实还需要充当「支架」的角色 。为了同时扮演好这两个角色,苹果在妙控键盘上用了一种挺复杂的两段式的设计 。除了吸附面和键盘面连接处的主铰链,它的吸附面还横切了一个副铰链,这个副铰链允许在主铰链开合到最大角度之后吸附面继续往外开合出一个角度,最终主副铰链共同接力让 iPad 以 120? 左右的的角度开合 。
文章插图
之所以用两段式的双铰链结构,应该是 iPad Pro 比较重,如果用单铰链单面开合,iPad Pro 重心太高太靠外,妙控键盘可能会支撑不稳 。
其实即便是用双铰链降低了重心、放在桌面也相当稳当,不过妙控键盘在有些时候还是撑不起 iPad Pro,比如如果是在机场候机放膝盖上码稿,12.9 英寸的 iPad Pro 还是会有点前翻 。(如果想了解更多,加我们的公众号)
如果增加妙控键盘的的键盘面重量,iPad Pro 的整体支撑效果可能会更稳当一些,但问题是,12.9 英寸 iPad Pro 妙控键盘的重量已经有 703g,比 iPad Pro 本体(641g)都要重,加起来套装都差不多赶上 13 英寸 MacBook Pro(1.4 千克)了 。
接近 13 英寸 MBP 的重量确实让 iPad Pro 和「简版 MacBook」的定位有点出入,我觉得理想中的「简版 MacBook」,至少便携性是一定要优于 MacBook 的,否则它所能提供给我们的附加优势就会被抵消 。
如果参考我的体验,目前为止,我更倾向于随身带 MacBook 而不是 iPad Pro 妙控键盘套装 。
文章插图
「体积」和「体验」在妙控键盘上确实是一组很微妙的权衡 。体积太厚重让 iPad Pro 不是那么易用,但是厚重体积同时也是让苹果在功能设计上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
比如按键体验更好,适配 12.9 英寸 iPad Pro 的妙控键盘,键位、按键面积基本与 MacBook Pro 一致,键程也有 1mm,除了按键可能稍微偏硬了之外,它的手感比智能双面键盘要优秀太多,而且,它还自带背光 。
比如增加多一个接口,妙控键盘的主铰链上为 iPad Pro 多增加了一个可充电的 USB-C 接口,这也就扩展了 iPad Pro 自身 USB 接口的使用场景 。
文章插图
至于触控板本身,我觉得在 iPad 现有的需求下,触控板够用,但可以更好,主要在以下几点:
1. 触控面积小
触控板的横向尺寸基本够用,但是竖向尺寸稍微有些局促 。在用妙控板操控 iPad Pro 时(妙控板通过蓝牙连接 iPad Pro 有比较明显的延迟,妙控鼠标也一样,都不推荐搭配 iPad 使用),像是大段拖拉选取这种操作,在妙控板上比较容易操作,但在妙控键盘的触控板上上下拖拉很容易触碰到触控板上下边界 。
2. 按击偏硬
妙控键盘的触控板没有用 Taptic Engine 的(当然也不可能支持 Force Touch),是以纯机械的形式模拟按压,按压力度略微偏高,如果长时间高频次按压的话手指容易疲劳 。不过按压力度偏高有个解决方案是在系统设置 - 通用 - 触控板与鼠标选项卡里面开启「轻点以点按」,这样就可以以轻点的方式模拟点按的动作,但需要注意的是,拖动选取这个动作还是得通过点按才能完成 。
作为一款售价超过 iPad Pro 售价 1/3 配套键盘,在硬件层面上,其实妙控键盘还是略微让我失望的 。不过就像我们很多时候对「Designed by Apple」的期待一样,苹果让人为之倾倒的很大原因,就是它统一的软件体验和生态,以及它对用户需求的独到理解和塑造 。
它只是用 iPadOS 和妙控键盘,就回应了「兼具娱乐需求的轻度办公」这个体验痛点 。
文章插图
第一代的 iPad 妙控键盘,确实看起来没有性价比,对效率和软件体验要求不是那么极致的话,它可以被鼠标 + 蓝牙键盘替代,甚至罗技售价 1078 块的 Combo Touch、妙控键盘带动下从 88 涨到 200 块的联想 BKC700 触控键盘,都可以替代它实现按键输入和部分触控操控功能 。
不过既然苹果还想让 iPad 更有生产力一点(比如明年可能会推出 iPad 版 Final Cut Pro、Logic Pro 和 Xcode),那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妙控键盘做得更好、做得更多 。
- 【游戏迷】专精装还需要继续上线?张飞机制被迫重做,射手通用装备开始共创
- 葡萄酒店连锁运营 开一家葡萄酒厂需要多少钱
- 红酒加盟代理靠谱吗 红酒代理加盟一般需要什么条件
- 做红酒生意怎么样 售卖红酒需要什么手续
- 葡萄酒与美食搭配的原理 为什么自己酿的葡萄酒需要煮一下
- 红酒市场批发价格 进口红酒实体店需要多少钱
- This和that你真的清楚了吗?
- 一斤面粉应放多少水 一斤面粉需要放多少水
- 【时尚一点】健康生活 篇七十一:真的,不是好东西,入不了外甥女的眼
- 用八字起名也需要注意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