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社券商投行分享盛宴,中概股或现回归潮( 二 )


“近年来 , 陆续有中概股进行私有化后回归A股 , 如分众传媒等 。 中概股海外上市的估值普遍较低 , 在国内可以获得更高的估值 , 因此中概股也是乐意回归的 。 ”张海亮继续表示 , “国内对于中概股回归一直持开放态度 , 科创板的设立、创业板注册制的推出以及降低红筹企业回归市值门槛等一系列改革也加速了中概股回归A股的进程 。 A股市场估值整体比港股高 , 应该是中概股回归的第一选择 。 但大多数中概股为VIE(可变利益实体)架构或同股不同权架构 , 在A股上市流程会比较繁琐复杂 , 不确定性较高 , 有些公司可能会选择在港股上市 。 ”
秦逸飞也认为 , 针对回归的中概股不能一概而论 , 不排除有些是为了逃避越来越严格的美国市场监管 。 但像京东等企业为了业务协同战略布局 , 没有选择先退市再上市的模式 , 而选择二次上市 , 也说明其合理性 。 大多数中概股选择了港股而不是A股作为二次上市地 , 表明这种国际化布局的初衷 , 同时也分散了因为美国单一市场上市监管规则剧烈波动而对企业造成的短期冲击风险 。 而芯片等受贸易摩擦影响较大的企业可能会回归A股 。
秦逸飞向《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表示 , 红筹企业回归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在A股发行CDR(中国存托凭证) , 二是二次上市 , 三是美股私有化退市再回A股上市 。 这三种方式从实践来看并非坦途 , 而且不同市场的监管逻辑、市场规则 , 以及利用市场融资条件上的巨大差异 , 也需要有意回归的中概股综合考量 。
券商投行将获益
中概股IPO受阻对企业和背后的投资人影响重大 。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向《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坦言:“目前 , 我们服务的一家赴美IPO项目的估值打折扣了 , 但也只能选择接受 。 ”
张海亮认为 , 在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之后 , 海外对于中概股的监管将越来越严 , 投资者对于中概股的投资也越来越谨慎 。 这不仅让中概股股价承压 , 市场流动性下降 , 创投基金退出受阻 , 带来不小的损失 。 对于准备赴美上市的企业而言 , 或因为监管更严而充满不确定性 。 即使符合上市要求 , 估值也很大可能会被压低 。
徐泯穗告诉采访人员 , 创投机构将更加审慎地投资“讲故事”的项目 , 更加关注考察创始团队经营理念和职业操守 。 尤其是对高估值而没有盈利的项目 , 投资人会更加慎重 。
“中概股的回归将给券商带来投行业务增量 。 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框架下 , 均允许规模相对较小的创新型红筹企业上市 。 红筹企业如何选择回归路径 , 发行CDR还是直接登陆A股 , 或是先退市再上科创板或创业板 , 其周期的长短等优缺点都是券商需要帮助企业考量筹划的 。 ”徐泯穗表示 。
“中概股私有化退市后重新在A股IPO上市的时间周期较长 , 多数中概股会选择借壳上市 , 这可能会推动国内并购重组热潮 , 提振券商投行类业务 , 尤其利好有储备大量壳资源的券商 。 此外 , 大多数中概股都是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类公司 , 国内投资者对于这类企业的投资热情较高 , 券商的经纪业务也会受益 。 ”张海亮还指出 , “随着中概股回归A股 , 券商的股权质押、ABS(资产证券化)、供应链等业务将随之增加 。 ”
秦逸飞告诉《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 , 目前头部中资券商基本都在香港设立了分支机构 , 经过多年发展已有充分的竞争力 。 帮助中概股回归A股或是港股 , 中资券商都有先天优势 , 能够充分享受这波中概股回归的红利 。 不过 , 外资券商也有望从中分一杯羹 。 随着外资控股券商的数量日益增多 , 各类券商竞争更加白热化 , 将在这波中概股回归潮中一决高下 。
【国际金融报社券商投行分享盛宴,中概股或现回归潮】采访人员朱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