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羽萱为老人提供养老保障,古代如何实现“养儿防老”?宋代有给侍制度( 二 )


厉羽萱为老人提供养老保障,古代如何实现“养儿防老”?宋代有给侍制度
文章图片
可以说唐代时期明文规定的法律条文一直到了宋代时期才予以了施行 。
关于不奉养老人而受责罚的官员事件记载是颇多的 , 尤其是宋代时期的史料当中 。
在宋仁宗时期 , 一位官员由于长期在外地担任官职 , 与自己的父亲失去了音讯联系 , 父亲去世三年之后 , 他依然不知道这个消息 。 后来 , 这位官员就被朝廷予以了责罚 。
【厉羽萱为老人提供养老保障,古代如何实现“养儿防老”?宋代有给侍制度】南宋时期 , 这种对于老人赡养的道德和法律规定比之于南宋更加强了一步 , 宋高宗时期就以皇帝诏令的形式规定了家中长者年高而不解官归乡的禁令 , 要求加强对于不归养父母官员的惩治力度 , 在宋代的大量史料中都可以见到诸如此类的事例 。
2、人性化给侍规定
为了保证官员能够重新担任相关的职责任务 , 朝廷规定在老人去世之后 , 奉养者可以重新担任官职 。
厉羽萱为老人提供养老保障,古代如何实现“养儿防老”?宋代有给侍制度
文章图片
而在宋代的养儿防老刑事执法当中 , 有一些比较人性化的法律命令 。 比如家中有父母年老的 , 朝廷官员可以请求在父母处所临近的地方担任官职 , 而且可以直接在自己的原籍进行工作 。 主要就是为了官员能够更方便地侍奉双亲养老送终 。 这些条文在现实生活当中是被广为沿用的 , 而不是像唐代一样成为了一纸空文 。
3、关于僧人家中老者的赡养事宜
宋代时期的给侍制度还将养老队伍的覆盖面扩展到了僧人等超脱世俗的人员 。
僧人在出家之后 , 他们家中的祖父母或者父母年老多病出现无人奉养的情况时 , 僧人可以还俗奉养老人 , 并且拥有在出家之前的社会身份 。 在家中老人离去之后 , 僧人可以自行进入寺庙剃度 , 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
三、总结
宋代以后的朝廷 , 其养儿防老的社会政策以及法律基本上都是对唐宋时期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延续 , 宋代时代是我国给侍制度兴盛的历史时期 。 这种养老制度体现了宋代社会人性化治理以及崇孝风尚 。
厉羽萱为老人提供养老保障,古代如何实现“养儿防老”?宋代有给侍制度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宋代的文化思想主要是理学 。 理学中对于伦理纲常的规定是较为严格的 , 为人之子应当行孝道同时应该对朝廷对社会作出贡献 。 而孝顺则是一个人必须拥有的道德 。 朝廷以官方的方式对老人的养老问题进行了干预 。 宋代时期的给侍之法为后代的养老制度提供了启迪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