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说说吴起,中国军事史上真正的“前浪”( 二 )


简单概括一下 , 就是区别对待 , 有功的待遇好 , 无功的干瞪眼 。 尤其是“一人立功、全家光荣” , 对于“烈士”家属也加以抚恤 , 让士兵没有后顾之忧 。 长此以往 , 老百姓自然知道该怎么表现了 。
其次 , 这个小故事反映了“赏罚分明”的治军铁则 。 既然说了要赏 , 就算只是轻而易举的小事 , 那也必须得赏;反过来 , 既然要罚 , 哪怕再小的错误 , 都必须按律执行处罚 。
总之 , “进有重赏 , 退有重刑 , 行之以信”;“法令不明 , 赏罚不信 , 金之不止 , 鼓之不进 , 虽有百万 , 何益于用?”(《吴子兵法》)
正是在此基础上 , 吴起提出了他最著名的治军理论:“以治为胜” 。
“所谓治者 , 居则有礼 , 动则有威 , 进不可挡 , 退不可追 , 前却有节 , 左右应麾 , 虽绝成陈 , 虽散成行 。 与之安 , 与之危 , 其众可合而不可离 , 可用而不可疲 , 投之所往 , 天下莫当 , 名曰父子之兵 。 ” (《吴子兵法》)
简单来说 , 就是强化士兵的训练 , 打造一支“天下莫能当”的精锐部队 。
这支精锐部队在历史上大大有名 , 那便是“魏武卒”!也是吴起军事改革最大的成果体现 。
※魏武卒
相比当时世界各国普遍的征兵制 , “魏武卒”的“选练” , 其实已经开了“募兵制”的滥觞 , 也就是在普通士兵之中加以选拔 , 符合条件的士兵才能晋升武卒 。
看看选拔条件的严苛程度——
“魏氏之武卒 , 以度取之 , 衣三属之甲 , 操十二石之弩 , 负服矢五十个 , 置戈其上 , 冠胄带剑 , 赢三日之粮 , 日中而趋百里 , 中试则复其户 , 利其田宅 。 ”(《荀子?议兵篇》)
就不具体解释了 , 用今天的话说 , 这种当时罕见的“重装步兵”不啻于是“特种作战部队” , 其战斗力当然“天下莫能当” 。
也就是说 , 从冷兵器时代一开始 , 吴起就摸索出了这一持续周期漫长、战术革新缓慢的军事史阶段的治军之道 , 而且从一开始就树立起了“标杆” 。
再直白一点说 , 吴起在军事史发展初期 , 就教会了后人怎么治军 , 怎么“调动”老百姓参战 , 怎么打造一支无往不利的精锐部队 。 商鞅为什么要学习吴起、后世又为什么那么推崇吴起 , 这才是根本原因 。
私以为 , 这便是吴起最大的军事成就 , 他的军事造诣也主要体现在“治军”上 。
至于用兵之道 , 因为相关史料的严重缺失 , 我们虽然知道吴起打过哪些仗 , 但具体怎么打的却已经无从真正获知了 。
【秦国▲说说吴起,中国军事史上真正的“前浪”】比如吴起早期在鲁国率军大败齐军;又比如著名的第一次河西之战 , 吴起“大战七十二 , 全胜六十四 , 其余均解(不分胜负)” , 为魏国“辟土四面 , 拓地千里” 。 之后在楚国也曾打过很多胜仗 。 “在魏 , 秦人不敢东向;在楚 , 则三晋不敢南谋 。 ”
最令人瞠目结舌的 , 应该是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 。 这一战的背景是秦国经过多年准备 , 以倾国之兵来和魏国决战 , 打算抢回河西地区 。
据说 , 据说啊 , 当时秦军方面总兵力高达50万人(不管你信不信 , 我反正不信 。 毕竟长平之战乃至天下一统时 , 秦国军队数量也不过这个量级) , 不管真假 , 秦国肯定是下血本了 。
魏国方面 , 吴起决定以训练多年、却还没有过战功的五万“魏武卒”迎战 。 (“君试发无功者五万人 , 臣请率以当之 。 ”)
魏武侯估计也对吴起的军事指挥能力相当自信 , “于是武侯从之 , 兼车五百乘 , 骑三千匹” , 吴起战前发布演说 , 鼓舞全军士气:“诸吏士当从驰 。 车骑与徒 , 若车不得车 , 骑不得骑 , 徒不得徒 , 虽破军皆无功 。 ”
具体怎么打的不知道 , 战争结果:“破秦五十万众” 。 (以上皆出自《吴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