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越“抽”越“亏”,网约车的未来在哪里?


滴滴出行|越“抽”越“亏”,网约车的未来在哪里?
文章图片
滴滴出行|越“抽”越“亏”,网约车的未来在哪里?
网约车平台们陷入到了一个难以“脱身”的漩涡之中 。
今日来 , 关于网约车抽成过高导致乘客打车贵、司机挣钱难的话题屡屡登上热搜 。 事实上 , 网约车平台抽成的问题一直讨论不断 , 早在2019年4月 , 作为国内网约车平台巨头的滴滴在“有问必答”第一期节目中就谈及抽成问题 。
由于网约车平台自身的特性 , 抽成是平台营收最主要的来源 , 因此如何从网约车司机和乘客的手上抽更多的钱 , 是平台们赖以生存的核心 。
如今 , 距离国内网约车行业起步已过十年 。 在这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光里 , 网约车已然成为了改变人们出行习惯的新通行方式 。 但在光鲜亮丽的共享经济外衣之下 , 网约车行业的背后 , 却暗流涌动 。
烧不完的“钱” , 过不去的“坎”
网约车市场的崛起 , 更像是一部“烧钱史” 。
2012年滴滴、快滴先后成立 , 拉开了网约车模式在中国的序幕 。 2014年初 , 在微信支付的帮助下 , 滴滴首先启动了打车红包 , 疯狂之时日送400万 , 而背靠阿里的快的也紧追不舍 。
至此 , 一场癫狂的补贴大战就此展开 , 让“搭网约车出行”变成了全民狂欢 。
随着战事到达高潮 , 双方的补贴力度不断提升 , 当打车比坐公交车还要便宜 , 甚至是免费时 , 网约车出行也一步步渗透到人们的心智当中 。 在2014年里 , 仅四个月的时间 , 滴滴、快的双方烧钱二十亿 , 整个2014年里共烧掉了40亿元 。
当持续不断烧钱逐渐迈向无止境时 , 在资本的推进下 , 2015年初滴滴与快的合并 , 一场大战告一段落 。 而在这时 , 滴滴的老大哥Uber正值春风得意 , 带着国际资本以巨量补贴杀进诱人的中国市场 , 滴滴再度与Uber短兵相接 。 2015年 , 滴滴在中国市场损失100亿人民币 , 而Uber则丢掉了10亿美金 。
最终在2016年 , 这场补贴大战以Uber黯淡退场 , “人民优步”被滴滴收入囊中收尾 , 国内网约车行业正式进入平稳阶段 。
不过 , 补贴大战的终局 , 并没有带来盈利的希望 , 烧钱的阴霾依然笼罩在网约车行业的头上 。 退出中国市场的Uber , 在还未上市前 , 连续亏损十年 , 即便是上市之后 , 仍然未脱离亏损泥潭 。
时至今日 , 在Uber最新财报中能够看到 , 财报显示 , 2021财年一季度出行业务营收8.53亿美元 , 较上年同期的24.67亿美元 , 下滑65.4% , 较上一季度的14.71亿美元 , 下滑42% 。
诚然 , Uber作为国际共享出行巨头 , 其业务线涉足多个国家和地区 , 因此在疫情的冲击下所造成的影响也随之放大 , 但即便如此 , 距离摆脱亏损困境 , Uber仍然有着很长一段距离 。
事实上 , 网约车业务的利润提升空间极其有限 。 在滴滴所披露的计价规则上看 , 2020年滴滴网约车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 。 剩下20.9%中 , 10.9%为乘客补贴优惠 , 6.9%为企业经营成本(技术研发、服务器、安全保障、客服、人力、线下运营等)及纳税和支付手续费等 , 3.1%为网约车业务净利润 。
虽然无法知道这是否是真实的计价规则 , 但也能够看出 , 平台对于计费的可操作空间显然并不多 , 即便当前缺乏对网约车企业抽成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 想要“肆无忌惮”的抽水 , 并不现实 。
在用户增速逐渐触及瓶颈、网约车业务营收上行空间触顶 , 要想摆脱亏损、维持提升企业价值 , “难于上青天” 。
向“死” , 则“生”?
曾经头顶明星光环的Uber早已风光不再 , 难以爬出的亏损泥潭让Uber心力憔悴 。 当网约车业务无法支撑起Uber庞大的市值之时 , 选择多线布局似乎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
作为国际网约车巨头的Uber , 其主要的营收来源于网约车业务、外卖业务、货运业务等 , 在2020年财年以前 , 网约车业务一直是Uber最大的收入来源 。 如今 , 显得有些滑稽的是 , 外卖业务变成了这家网约车巨头的主要营收来源 。
与Uber有着同样遭遇的Lyft , 业绩下滑的也显得更为严重 , 由于其主要的营收来源于向司机收取服务费和佣金 , 因此出行需求的减少让其营收严重下滑 。 财报显示 , 2021年第一季度Lyft营收为6.09亿美元 , 与上年同期的9.56亿美元相比下降36.3% , 这也是Lyft连续四个季度同比下滑 。
而值得关注的是 , 从整体上来看 , 在疫情还未发生之前 , 这两家网约车巨头平台已经开始出现了营收同比增速放缓的态势 。 随着共享出行市场格局的确定 , 出行业务逐渐触及天花板 , 行业上限明显 。 而尴尬的是 , 瓶颈已经到达 , 但亏损却仍旧形影不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