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预言家欧美供应链停摆或致中国销量下滑3%|汽车预言家,100%国产车企不超5家( 二 )


文章图片
据该人士介绍 , 目前国内汽车企业达不到100%国产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主机厂认为国产部分零部件质量不恒定 , 相比国外产品单位坏件率高
合资企业的生产模式是从国外引入的 , 国外零部件供应商熟悉OEM标准 , 生产过程中依赖国外零部件
车型在开发时没有考虑到国内零部件替代供应 , 成熟车型生产寻求替代零部件成本高
替代零部件的适配时间长 , 耗费精力时间
此外 , 部分国内供应商被要求使用国外二级零部件 , 国外生产停滞导致国内零部件生产也出现了问题 。
对于零部件而言 , 耐久可靠性测试尤为重要 。 以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排名第一的变速箱为例 。 据相关行业内部人士介绍 , 一台变速箱从台架测试到冬夏季测试 , 至少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 , 所以在几个月之内很难找到替代供应商 , 如果供应不及时 , 将直接影响相关车型的生产 。
很显然 , 此次疫情威胁到进口零部件的供应 , 部分主机厂或将在国内寻找替代(B点)供应商 , 逐步加大本土化采购力度 。 而零部件国产替代本身可以分成两种 , 一种是自主零部件替代合资/外资在国内的工厂生产的零部件 , 另一种是自主零部件替代从国外进口的零部件 。 此次疫情主要促使自主零部件替代从国外进口的零部件 , 分析人士客观指出 。
2
考虑所有负面因素中国汽车产业能够坚持多久?
正如上文提到的 , 即使目前国内有制造全体系汽车零部件的能力 , 但寻求100%的国产化零部件供应依然需要时间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合资车企进口零部件库存一般在1~2周 , 但是其一级供应商以及上游每个环节都会有一定的库存储备 , 还会有运输库存 , 这就可以保证车企有1~2个月的安全库存 。 ”短期来说 , 进口零部件断供影响有限 。
一位来自某自主车企的负责人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企业有少数零部件需要直接从海外进口或者委托一级供应商进口 。 海外疫情严重 , 这可能会对公司的供应链造成一定影响 。 ”但若疫情持续 , 预计断供风险可能会在5月底、6月初开始显现 。
1-2个月安全库存几乎是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的安全底线 。 为了防范可能带来的零部件断供风险 , 国内车企已经在积极主动行动 。
一方面是尽可能的准备库存 。 据汽车预言家了解到的信息 , 目前国内整车和零部件企业都已经开始了零部件储存计划 。
另外一方面是考虑更多的国产零部件替代进口零部件 。 但正如前文所言 , 国产替代零部件需要漫长的验证和审批流程 。 但鉴于目前的疫情态势 , 让不少企业开始主动寻求过长零部件的替代 , 尽管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进入供应体系 。
4月2日 , 在商务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 商务部外贸司二级巡视员刘长于对外公开表示 , “中国正密切关注当前汽车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 引导国内汽车企业加强海外供应商生产、供应监测 , 加大订货和库存 , 制定替代预案 , 合理安排生产;同时 , 保障汽车核心零部件、原材料 , 以及研发、生产、测试设备等进口通道顺畅 。 ”
“应当说关键还是在自己 ,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 , 表面上看零部件的问题是世界各国疫情防控不同造成的 , 但实际上还是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 。 比如盲目信赖海外产品质量 , 依赖海外成熟供应商 。 这些问题在市场好的情况下没有问题 , 但在市场恶化的情况下 , 这些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
总的来说 , 汽车产业链复杂程度超过其它制造业 。 机械配件和电子配件在整车企业那里以集成化生产线的方式生产出最终的产品 。 而要最终实现价值需要零配件供应商、整车制造商以及物流商销售商等多个环节主体的配合方可实现 。
在全球化背景下 , 车企必须面对供应链中蕴含的风险和挑战 。 此次新冠肺炎全球爆发使得过去畅通的供应链体系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