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亚洲生菜大王”凭啥占据着韩国50%、新加坡90%的生菜进口市场( 二 )


自助者天助靠诚信3年建成12个种植基地
有了稳定客户 , 马铁民开始考虑如何能全年365天不间断供应结球生菜 。
在建成了首个种植基地后 , 他选择走出山东 , 在福建率先开辟了第二个基地 , 冬季生菜的供应问题顺利解决 。 临近夏天 , 第三块基地也即将投入生产 。
河北内蒙交界的三海洼村是他们新的种植基地 , 之前马铁民通过电话了解了土地情况 , 没有亲自考察 , 等到种下生菜苗后 , 才发现打不出地下水 。
离基地不到2公里的地方就有湖 , 但连打九口井 , 却不见一点地下水 , 600多亩生菜苗如果浇不上水 , 温度升高 , 三天就会干死 。
当时马铁民不仅面临着生菜缺水 , 还有合同的履约问题——600亩生菜的合约已经签订 。
“我觉得信用是最重要的 , 比赚钱更重要 。 ”
无论如何 , 马铁民也要保证第一批菜苗成活 , 他和员工连夜动员村民 , 用最原始的扁担挑水浇地 , 一个扁担两个桶 , 终于用水舀子给菜苗“喝上”了水 。
但根本性的灌溉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 600亩地的菜苗嗷嗷待哺 , 马铁民只能想办法把2公里外的湖水引过来 , 缺少足够的资金 , 他跑去向父母求助 。
父亲再一次给了马铁民无条件的资金和精神支持 。
经过了半个月的奋战 , 三海洼村600亩生菜的水源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 所有人的心里这才踏实下来 。
在大家的努力下 , 三海洼村顺利完成夏季生菜供应的订单 , 600亩地总产量突破300吨 , 马铁民的企业再次得到客户的信赖 , 成为了肯德基在华的长期合作伙伴 。
马铁民相信“自助者天助” ,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 他都保持着乐观和勇气 , “困难没有解决之前谁也不知道结果是什么 , 就是全力以赴 。 ”
仅用3年时间 , 马铁民在全国建成12个种植基地 , 布局了总面积达2万余亩的生菜周年供应体系 , 成为多家国际餐饮行业在中国最大的生菜供应商 。
他的生菜还走出国门远销海外 , 占据着韩国50%、新加坡90%的生菜进口市场 。
2006年马铁民融资引进技术 , 在莱西建起中央厨房 , 进军蔬菜鲜切加工领域 , 完成中国首个蔬菜全产业链服务 。 他的标准化种植模式也带动了全国10万多农户从事标准化生产 , 脱贫致富 。
2008年奥运会 , 他的蔬菜基地成为奥运会专供基地 。
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大阅兵 , 马铁民光荣地站上了国庆观礼台 。
“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这些称号是对马铁民标准化种菜的肯定 。
拥抱互联网敲开智慧农业的大门
这时马铁民的企业已经取得了成功 , 有了自己的蔬果品牌 , 但他却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
2013年 , 马铁民去美国硅谷学习 , 参观中看到了美国先进的互联网大数据理念 , 他恍然大悟 。
央视网“亚洲生菜大王”凭啥占据着韩国50%、新加坡90%的生菜进口市场
文章图片
“硅谷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据和移动端、终端考虑问题 , 这就是移动工具 。 ”
马铁民迫不及待想用新思维去做些事情 , 但却一时无从下手 。
阿里巴巴副总裁涂子沛的造访给了他灵感 。 涂子沛敦促马铁民尽快上网上线 , 放到移动端移动起来 。
“他说一刻都不要停 , 这些都是价值 , 数据会被永久保留 。 ”
马铁民决定从智慧温室入手 , 向着智慧农业前进 。
智慧温室的想法始于创业之初 , 但它门槛很高 , 造价不菲 , 需要专业的团队 , 却是生产茄果类蔬菜安全的一个根本性解决办法 。
2017年 , 马铁民在青岛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单体面积最大的压延玻璃智慧温室 , 占地111亩 , 总投资1.7亿元 。
温室引进了国际前沿信息技术 , 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生产、加工、营销全过程进行智能化控制 , 种出的番茄产品产量是普通大棚的4至5倍 , 年均销售收入达8000万元 。